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铁路枢纽论文

城市轨道枢纽上盖综合体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以汉溪长隆枢纽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路线与方法第17-19页
    1.6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轨道枢纽上盖综合体概述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解析第20-21页
    2.2 轨道枢纽周边开发模式第21-25页
        2.2.1 轨道枢纽建设对周边土地开发的影响第21-22页
        2.2.2 TOD开发模式第22-25页
    2.3 轨道枢纽上盖物业功能形态第25-26页
第三章 轨道枢纽上盖综合体交通设施配置标准及要点第26-43页
    3.1 交通设施配置基本原则和类型第26-28页
        3.1.1 交通设施配置基本原则第26页
        3.1.2 交通设施配置类型第26-28页
    3.2 交通设施配置标准第28-33页
        3.2.1 常规公交设施第29-30页
        3.2.2 出租车停靠点(区)第30-31页
        3.2.3 小汽车停车场第31-32页
        3.2.4 自行车停车场第32页
        3.2.5 行人交通换乘空间第32-33页
    3.3 交通设置配置要点第33-43页
        3.3.1 常规公交设施的设置第33-37页
        3.3.2 出租车停靠点(区)的设置第37-38页
        3.3.3 小汽车停车场的设置第38-39页
        3.3.4 自行车停车场的设置第39-40页
        3.3.5 行人交通换乘空间的设置第40-43页
第四章 轨道枢纽上盖综合体设施布局模式第43-54页
    4.1 设施布局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第43-44页
        4.1.1 设施布局目标第43页
        4.1.2 设施布局原则第43-44页
    4.2 设施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4-45页
        4.2.1 枢纽的等级类型第44页
        4.2.2 用地条件第44-45页
        4.2.3 建设阶段第45页
        4.2.4 建设主体第45页
    4.3 设施布局模式研究第45-54页
        4.3.1 轨道枢纽站点与上盖综合体的空间关系和连接方式第45-50页
        4.3.2 轨道枢纽站点与交通设施的空间关系和布局方式第50-54页
第五章 汉溪长隆枢纽上盖综合体交通规划设计第54-82页
    5.1 项目概况第54-57页
        5.1.1 项目简介第54页
        5.1.2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第54-56页
        5.1.3 项目周边规划情况第56-57页
    5.2 项目功能定位及开发规模第57-68页
        5.2.1 项目功能定位第57-59页
        5.2.2 项目开发功能与规模第59页
        5.2.3 交通设施规模第59-68页
    5.3 项目交通规划设计第68-78页
        5.3.1 基于枢纽的交通设施布局设计第68-71页
        5.3.2 基于枢纽上盖综合体的交通规划设计第71-78页
    5.4 交通设计方案运作评价第78-82页
        5.4.1 上盖项目出入口运作评价第78-80页
        5.4.2 周边道路运作评价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件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桂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研究
下一篇: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合同变更管理研究--以广州地铁六号线首期工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