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利用各类活动增强藏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以玛曲县C学校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2-19页
    (一)研究起源第12-15页
        1.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理解不足第12-13页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法单一第13-14页
        3.自身的经历与体验第14-15页
    (二)研究目的第15-16页
    (三)研究意义第16-19页
        1.理论意义第16-17页
        2.实践意义第17-19页
二、文献综述第19-27页
    (一)概念界定第19-20页
        1.道德与法治第19页
        2.活动第19-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3页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第20-21页
        2.建构主义第21-22页
        3.陈鹤琴的活教育第22-23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7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23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23-27页
三、研究设计第27-30页
    (一)研究思路第27页
    (二)研究对象第27页
    (三)研究方法第27-28页
    (四)研究工具第28-29页
    (五)研究框架第29-30页
四、玛曲县C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第30-36页
    (一)玛曲县基本情况第30页
    (二)玛曲县C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展情况第30-36页
        1.Q老师的一堂上课实录第31-33页
        2.效果分析第33-36页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第36-40页
    (一)课程内容来源局限于书本第36-37页
    (二)轻视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第37页
    (三)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37-38页
    (四)师生关系不平等现象严重第38-40页
六、利用各类活动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第40-48页
    (一)学雷锋——敬老院献爱心第40-44页
    (二)清明节——扫墓参观活动第44-46页
    (三)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第46-48页
七、利用活动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实效性的建议第48-59页
    (一)明确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第48-51页
        1.针对性原则第48页
        2.主体性原则第48-49页
        3.生活性原则第49页
        4.开放性原则第49-51页
    (二)保证目标及评价的实效性第51-53页
    (三)拓宽课程内容的经验来源第53-54页
    (四)科学组织完备的课程环节第54-56页
        1.科学地设定课程预设目标第54页
        2.精心地筛选活动课程内容第54-55页
        3.有效地实施多元评价体系第55-56页
    (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56-59页
        1.打破“师道尊严”的樊篱第56-57页
        2.倡导“教学相长”的思想第57页
        3.创建“民主和谐”的环境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一:学生问卷第66-69页
附录二:教师问卷第69-72页
附录三:访谈记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锐藏区乡土课程资源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应用--以《文化生活》模块为例
下一篇:东乡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S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