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以H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第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风险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3 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8页 |
2.2 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 第18-22页 |
2.2.1 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18-20页 |
2.2.2 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3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 第22-27页 |
3.1 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22-23页 |
3.1.1 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22页 |
3.1.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22-23页 |
3.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3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4-25页 |
3.4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 第25-27页 |
4 H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27-35页 |
4.1 H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调查 | 第27-31页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7页 |
4.1.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4.2 H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4.3 H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32-35页 |
4.3.1 财务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4.3.2 非财务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5 H公司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 第35-48页 |
5.1 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5.2 设置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 第36-41页 |
5.2.1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职能 | 第36-37页 |
5.2.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框架 | 第37-38页 |
5.2.3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岗位设计 | 第38-39页 |
5.2.4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工作内容 | 第39-41页 |
5.3 客户信用风险评价 | 第41-48页 |
5.3.1 客户信用信息构成 | 第41-42页 |
5.3.2 客户信用信息获取方式 | 第42-43页 |
5.3.3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建模 | 第43-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