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诱发机制与监管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导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2.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2.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1.3.1 研究方法第20页
        1.3.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2-6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30页
        2.1.1 系统性风险第22-27页
        2.1.2 宏观审慎监管第27-28页
        2.1.3 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第28-30页
    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第30-36页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第30-34页
        2.2.2 金融危机理论第34-35页
        2.2.3 复杂系统理论第35-36页
    2.3 文献综述第36-61页
        2.3.1 金融脆弱性文献综述第36-42页
        2.3.2 危机预警文献综述第42-44页
        2.3.3 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风险传染文献综述第44-55页
        2.3.4 其他相关文献综述第55-58页
        2.3.5 文献简要述评第58-61页
第3章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现状与国内外监管改革实践第61-93页
    3.1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现状分析第61-70页
        3.1.1 我国银行业现状总体分析第61-64页
        3.1.2 我国银行间市场运行总体分析第64-66页
        3.1.3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冲击分析第66-70页
    3.2 次贷危机后的国际监管改革实践第70-88页
        3.2.1 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监管改革实践第70-84页
        3.2.2 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评价及对中国的启示第84-88页
    3.3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现状第88-93页
        3.3.1 我国关于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总体要求第88-89页
        3.3.2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组织架构第89页
        3.3.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选择第89-93页
第4章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第93-104页
    4.1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93-94页
    4.2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分析第94-96页
    4.3 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第96-103页
        4.3.1 模型构建第96-100页
        4.3.2 实证分析第100-103页
    4.4 实证结论第103-104页
第5章 信用风险源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诱发机制研究第104-114页
    5.1 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现状分析第104-106页
    5.2 房价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冲击的理论分析第106-107页
        5.2.1 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的传导机制第106-107页
        5.2.2 房地产价格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第107页
    5.3 房价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实证研究第107-112页
        5.3.1 实证分析第107-111页
        5.3.2 敏感性分析第111-112页
    5.4 实证结论第112-114页
第6章 流动性风险源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诱发机制研究第114-136页
    6.1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去杠杆化影响分析第114-124页
        6.1.1 银行业去杠杆的内涵第114-115页
        6.1.2 欧美国家银行业去杠杆实践第115-117页
        6.1.3 我国银行业杠杆现状第117-121页
        6.1.4 我国银行业去杠杆化危机防范的理论逻辑第121-122页
        6.1.5 小节第122-124页
    6.2 流动性风险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关系一般分析第124-125页
    6.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升级——我国银行间市场网络传染第125-136页
        6.3.1 我国银行间市场网络构建第125-128页
        6.3.2 银行网络风险传染的理论推导第128-130页
        6.3.3 我国银行间市场网络风险传染的仿真模拟第130-135页
        6.3.4 实证结论第135-136页
第7章 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第136-142页
    7.1 重点加强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第136-137页
    7.2 严防授信重点行业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第137-139页
    7.3 防范银行业去杠杆引发系统性风险第139-140页
    7.4 有效加强对银行间网络传染的监管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0页
后记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下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金融结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