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1 教学现状的需求 | 第10页 |
| 1.3.2 课程改革的需求 | 第10页 |
| 1.3.3 考试大纲的要求 | 第10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4.1 研究的问题 | 第10-11页 |
| 1.4.2 选择立体几何的依据 | 第11页 |
| 1.5 问题实施 | 第11-13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5.2 研究路径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3页 |
| 2.1.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3页 |
| 2.1.2 范希尔几何思维层次理论 | 第13页 |
| 2.2 核心素养概述 | 第13-14页 |
| 2.2.1 素养 | 第13-14页 |
| 2.2.2 核心素养 | 第14页 |
| 2.2.3 数学核心素养 | 第14页 |
| 2.3 直观想象概述 | 第14-15页 |
| 2.3.1 直观想象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 2.3.2 空间想象与直观想象 | 第15页 |
| 2.3.3 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 第15页 |
| 2.4 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划分现状 | 第15-18页 |
| 2.5 高中生直观想象水平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19-29页 |
| 3.1 教师问卷 | 第19页 |
| 3.1.1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 3.1.2 教师问卷内容 | 第19页 |
| 3.2 学生问卷 | 第19-21页 |
| 3.2.1 调查对象 | 第19-20页 |
| 3.2.2 测试卷编制 | 第20页 |
| 3.2.3 测试卷内容 | 第20-21页 |
| 3.3 测试题编码标准 | 第21-29页 |
| 3.3.1 测试题的水平定义 | 第21-27页 |
| 3.3.2 测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 第27-29页 |
| 4 直观想象现状调查研究 | 第29-51页 |
| 4.1 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 第29-35页 |
| 4.1.1 教师关于直观想象的了解程度 | 第29-30页 |
| 4.1.2 高中生的直观想象水平情况 | 第30-32页 |
| 4.1.3 如何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水平 | 第32-35页 |
| 4.2 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 第35-51页 |
| 4.2.1 学生信息分析 | 第35-37页 |
| 4.2.2 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总体分布 | 第37-38页 |
| 4.2.3 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38-42页 |
| 4.2.4 具体题目分析 | 第42-5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60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 5.2 教学建议 | 第51-54页 |
| 5.2.1 加强相关储备,设计合理教学程序 | 第52页 |
| 5.2.2 做到因材施教,弥补直观想象缺陷 | 第52页 |
| 5.2.3 采用多种方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 第52-53页 |
| 5.2.4 指导学生作图,掌握图形转换方法 | 第53页 |
| 5.2.5 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几何模型思维 | 第53-54页 |
| 5.2.6 培养阅读能力,探索数形结合思路 | 第54页 |
| 5.3 教学案例 | 第54-60页 |
| 6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一 | 第64-66页 |
| 附录二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