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车用爪极发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爪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分析设计 | 第12-28页 |
2.1 爪极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2.1.1 爪极发电机的结构 | 第12-13页 |
2.1.2 爪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2 爪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电磁分析 | 第14-19页 |
2.2.1 爪极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2.2.2 爪极发电机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2.3 爪极发电机的电磁分析 | 第17-19页 |
2.3 爪极发电机的磁路分析 | 第19-21页 |
2.3.1 爪极发电机的主磁路 | 第19-20页 |
2.3.2 爪极发电机的漏磁路 | 第20-21页 |
2.4 爪极发电机的电磁设计与计算 | 第21-26页 |
2.4.1 设计思路 | 第21-22页 |
2.4.2 爪极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 第22-26页 |
2.5 样机电磁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Ansoft爪极发电机的电磁分析与计算 | 第28-51页 |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及爪极发电机有限元建模分析 | 第28-34页 |
3.1.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3.1.2 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原理 | 第29-31页 |
3.1.3 电机电磁场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3.1.4 爪极发电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3.2 有限元法的主要电磁参数分析与计算 | 第34-42页 |
3.2.1 有限元法的气隙磁场与感应电动势 | 第34-36页 |
3.2.2 有限元法的磁路分析 | 第36-38页 |
3.2.3 有限元法的漏磁分析与漏磁系数确定 | 第38-40页 |
3.2.4 有限元法的电感计算 | 第40-42页 |
3.3 磁路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对比 | 第42-43页 |
3.4 负载运行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43-49页 |
3.4.1 有限元法的电枢反应分析 | 第43-45页 |
3.4.2 有限元法的外特性计算 | 第45-46页 |
3.4.3 有限元法的效率计算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汽车爪极发电机的外电路特性分析 | 第51-59页 |
4.1 汽车爪极发电机外部整流电路 | 第51-52页 |
4.2 爪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 | 第52-55页 |
4.2.1 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工作原理 | 第52-54页 |
4.2.2 基于Simplorer软件的调节器建模 | 第54-55页 |
4.3 带有电压调节器的RMxprt与Simplorer联合工况模拟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 | 第59-66页 |
5.1 结构参数对漏磁的影响 | 第59-62页 |
5.2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 | 第62-65页 |
5.2.1 算法介绍 | 第62-63页 |
5.2.2 网络训练与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汽车爪极发电机的样机试验 | 第66-76页 |
6.1 测试台与测试内容 | 第66-67页 |
6.1.1 测试台介绍 | 第66-67页 |
6.1.2 测试内容 | 第67页 |
6.2 测试结果 | 第67-71页 |
6.2.1 空载试验 | 第67-69页 |
6.2.2 负载试验 | 第69-71页 |
6.3 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对比 | 第71-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