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研究--以河南省宝丰县初中为例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12-19页 |
| (一) 选题缘起 | 第12-13页 |
| 1. 当前初中生的感恩意识和素质缺乏严重 | 第12页 |
| 2. 当前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较为薄弱 | 第12-13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 国内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2. 国外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四)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 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7页 |
| 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 (五)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一、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概述 | 第19-22页 |
| (一) 思想品德课与感恩教育 | 第19-20页 |
| 1. 感恩 | 第19页 |
| 2. 感恩教育 | 第19页 |
| 3. 思想品德课 | 第19-20页 |
| 4. 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 | 第20页 |
| (二) 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 1.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和内容的内在要求 | 第20页 |
|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 3. 提升初中生感恩品质和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 | 第21-22页 |
| 二、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实施状况调查分析 | 第22-33页 |
| (一) 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实施状况调查结果 | 第22-29页 |
| 1. 感恩教育“进教材”的情况 | 第22-23页 |
| 2. 感恩教育“进课堂”的情况 | 第23-26页 |
| 3. 感恩教育“进头脑”的情况 | 第26-29页 |
| (二) 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效果欠佳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 1. 教材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先天不足” | 第29-31页 |
| 2. 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够 | 第31-32页 |
| 3. 社会大环境对课堂教育效果的消解 | 第32-33页 |
| 三、强化思想品德课程中感恩教育措施 | 第33-40页 |
| (一) 提升任课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 第33-34页 |
| 1. 组织教师参与感恩教育的知识培训 | 第33页 |
| 2. 组织教师参与关于感恩教育的活动 | 第33-34页 |
| (二) 开发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 第34-35页 |
| 1. 开发感恩亲人的教育资源 | 第34页 |
| 2. 开发感恩教师的教育资源 | 第34-35页 |
| 3. 开发感恩国家的教育资源 | 第35页 |
| (三) 拓宽思想品德课实施感恩教育的渠道 | 第35-37页 |
| 1. 利用课堂进行感恩教育 | 第35-36页 |
| 2. 利用主题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 第36-37页 |
| 3. 利用课外实践进行感恩教育 | 第37页 |
| (四) 创新思想品德课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 第37-40页 |
| 1. 感恩故事教学法 | 第38页 |
| 2. 感恩情景教育法 | 第38-39页 |
| 3. 感恩实践锻炼法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