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1 开发区的内涵界定 | 第16-17页 |
2.1.2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涵义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增长极理论 | 第20-22页 |
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分析 | 第22-33页 |
3.1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 第22-27页 |
3.1.1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24页 |
3.1.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4-27页 |
3.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7-29页 |
3.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3.3.1 开发区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29-30页 |
3.3.2 开发区与金普新区融合发展存在摩擦 | 第30-31页 |
3.3.3 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缺失 | 第31-32页 |
3.3.4 开发区原有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逐步弱化 | 第32-33页 |
4 国内先进地区开发区的经验与启示 | 第33-39页 |
4.1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 第34页 |
4.3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4.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 第35-38页 |
4.5 启示 | 第38-39页 |
5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39-45页 |
5.1 明确开发区的法律地位、政企关系 | 第39-40页 |
5.1.1 明确开发区的法律地位 | 第39页 |
5.1.2 明确开发区的政企关系 | 第39-40页 |
5.2 转变开发区的管理方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第40-42页 |
5.2.1 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审批办事体制 | 第40-41页 |
5.2.2 建立健全开发区行政决策咨询制度 | 第41-42页 |
5.3 推行新型社区管理,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 第42-43页 |
5.4 设立开发公司,增强经济管理职能 | 第43-44页 |
5.5 打造一支高素质行政管理服务队伍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