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串行M-LVDS高速网络式仪器总线的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擂图目录 | 第9-11页 |
表格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仪器总线技术概述 | 第12-29页 |
·常用仪器总线的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现有总线技术比较 | 第18-19页 |
·网络式仪器总线概述 | 第19-23页 |
·总线的同步和触发概述 | 第23-26页 |
·常用仪器总线的同步和触发方式综述 | 第26-29页 |
·课题意义和来源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 第30-3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课题重点和难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网络式仪器总线的体系结构及传输性能研究 | 第32-52页 |
·背板式总线体系结构设计 | 第32-36页 |
·背板总线结构 | 第32-33页 |
·总线通讯方式 | 第33-35页 |
·总线体系结构 | 第35-36页 |
·M-LVDS驱动器/接收器电器特性 | 第36-39页 |
·驱动器特性 | 第36-38页 |
·接收器特性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M-LVDS背板电路的信号完整性设计 | 第39-46页 |
·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 | 第40-42页 |
·阻抗匹配技术 | 第42-44页 |
·背板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多电路板系统信号完整性仿真 | 第46-52页 |
·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46-47页 |
·确定匹配电阻阻值 | 第47-48页 |
·信号反射分析 | 第48-50页 |
·比特误码率预测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网络式仪器总线协议设计 | 第52-66页 |
·协议分层结构 | 第52-53页 |
·物理层设计 | 第53-56页 |
·编码方式 | 第54页 |
·位同步 | 第54-56页 |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 第56-60页 |
·LLC层服务 | 第56-57页 |
·LLC层功能 | 第57页 |
·LLC帧格式 | 第57-58页 |
·报文滤波器 | 第58-60页 |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 第60-66页 |
·MAC子层服务 | 第60页 |
·MAC帧格式 | 第60-61页 |
·MAC子层功能 | 第61页 |
·帧同步 | 第61-63页 |
·非破坏性逐位仲裁机制 | 第63-64页 |
·总线应答机制 | 第64-65页 |
·差错控制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网络式仪器总线的触发和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 第66-77页 |
·硬件同步和触发机制的研究 | 第66-69页 |
·基于触发总线的触发方式 | 第66-67页 |
·基于参考时钟的触发方式 | 第67-68页 |
·"线或"触发方式 | 第68-69页 |
·时间同步协议的研究 | 第69-76页 |
·IEEE1588概述 | 第69-71页 |
·时间戳生成方式的研究 | 第71-72页 |
·从时钟频率补偿时钟的实现 | 第72-73页 |
·从节点时间同步的实现 | 第73-76页 |
·触发机制的比较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网络式仪器总线管理器设计 | 第77-87页 |
·总体结构 | 第77页 |
·消息通道总线管理器 | 第77-82页 |
·接口定义 | 第77-78页 |
·消息发送管理器 | 第78-81页 |
·消息接收管理器 | 第81-82页 |
·数据通道总线管理器 | 第82-87页 |
·接口定义 | 第82-83页 |
·数据发送管理器 | 第83-85页 |
·数据接收管理器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网络式仪器总线测试 | 第87-100页 |
·总线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 | 第87-89页 |
·总线一致性测试 | 第87-88页 |
·互操作性测试 | 第88-89页 |
·信号完整性测试 | 第89-92页 |
·驱动器在终端处 | 第89-90页 |
·驱动器在中间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通信性能测试 | 第92-98页 |
·帧格式测试 | 第92-95页 |
·消息通道实时性测试 | 第95-97页 |
·数据通道长时间通信测试 | 第97-98页 |
·时间同步协议的同步精度测试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研究总结 | 第100页 |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