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研究 | 第10-11页 |
1.2.2 行为经济学研究 | 第11-13页 |
1.2.3 法经济学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博弈论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5 纠纷解决中成本收益构成 | 第15-16页 |
1.2.6 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假说提出 | 第19-2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行为经济学 | 第19-20页 |
2.1.2 法经济学 | 第20-21页 |
2.1.3 博弈论 | 第21页 |
2.2 假说提出与分析框架 | 第21-23页 |
2.2.1 研究假说 | 第21-22页 |
2.2.2 分析框架构建 | 第22页 |
2.2.3 分析框架说明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全过程决策分析 | 第24-35页 |
3.1 博弈模型构建的说明 | 第24-29页 |
3.1.1 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机制 | 第24-25页 |
3.1.2 博弈模型的几种形式 | 第25-28页 |
3.1.3 成本与收益构成分析 | 第28-29页 |
3.2 经济学账户下的个体决策分析 | 第29-31页 |
3.2.1 经济学账户下博弈模型假设 | 第29页 |
3.2.2 具体变量设置 | 第29页 |
3.2.3 经济学账户下博弈模型构建 | 第29-30页 |
3.2.4 经济学账户下博弈模型收益函数 | 第30-31页 |
3.2.5 行为决策分析 | 第31页 |
3.3 心理账户下的个体决策分析 | 第31-34页 |
3.3.1 心理账户下博弈模型假设 | 第31-32页 |
3.3.2 具体变量设置 | 第32页 |
3.3.3 心理账户下博弈模型构建 | 第32页 |
3.3.4 心理账户下博弈模型收益函数 | 第32-33页 |
3.3.5 行为决策分析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诉讼阶段的个体行为决策:心理账户存在的检验 | 第35-49页 |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35-41页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5页 |
4.1.2 描述性统计 | 第35-40页 |
4.1.3 分析 | 第40-41页 |
4.2 诉讼阶段的实证研究 | 第41-48页 |
4.2.1 个体的诉讼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41-42页 |
4.2.2 个体诉讼案件的分布 | 第42-47页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创新点 | 第49-50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