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基于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PC装配式住宅综合设计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宁玖墅低密度住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具体要求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1.2.1 PC研究范围第13-14页
        1.2.2“住宅产业化”的具体释义第14页
        1.2.3“综合设计策略”第14-15页
        1.2.4“预制率”定义第15页
    1.3 研究难点第15-16页
        1.3.1 现存资料有限第15页
        1.3.2 问题复杂多变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5 研究框架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0页
第二章 PC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的基本认知与研究第20-50页
    2.1 国外PC装配式住宅发展历程及技术手段第20-30页
        2.1.1 欧洲——从开始到成熟:托藤住区到伦敦莫瑞街住宅第20-26页
        2.1.2 日本——WPC/RPC/WRPC/HPC结构工法体系发展第26-28页
        2.1.3 美国——小住宅模块化组合与PC外挂墙板预制装配第28-29页
        2.1.4 小结——国外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发展与工法特点总结第29-30页
    2.2 我国PC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第30-32页
        2.2.1 发展历程——从50年代探索期到21世纪初期研究热潮第30-31页
        2.2.2 未来趋势——PC装配式住宅可持续发展第31-32页
    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第32-38页
        2.3.1 PC装配式结构的分类——竖向受力构件(柱、剪力墙)是否预制第32-35页
        2.3.2 典型案例第35-38页
    2.4 PC装配式住宅常见PC构件及其特点第38-48页
        2.4.1 预制叠合楼板第38-39页
            2.4.1.1 叠合楼板的类型与特点第38-39页
            2.4.1.2 叠合楼板的优缺点第39页
        2.4.2 预制装配式楼梯第39-41页
            2.4.2.1 预制楼梯类型第39-40页
            2.4.2.2 预制楼梯的特点第40-41页
        2.4.3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墙板第41-46页
            2.4.3.1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第42-44页
            2.4.3.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第44-45页
            2.4.3.3 轻质隔墙板第45-46页
        2.4.4 预制叠合框架梁、柱第46页
        2.4.5 预制阳台板及空调板第46-47页
        2.4.6 整体预制厨卫间第47-48页
    2.5 本章小结——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与预制构件特点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三章 PC装配式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设计方案策略第50-104页
    3.1 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阶段及技术要点第50-51页
    3.2 技术策划第51-52页
        3.2.1 技术策划目的第51页
        3.2.2 技术策划内容第51-52页
        3.2.3 装配式住宅适宜采用的标准化构件第52页
    3.3 结构选型与预制率拆解方案第52-64页
        3.3.1 PC装配式住宅结构选型第52-53页
        3.3.2 各预制构件对于预制率影响分析第53-55页
        3.3.3 不同住宅层数(高度)各部件预制率分析第55-56页
        3.3.4 不同预制率解决方案选择与构件总体拆分原则第56-57页
        3.3.5 PC高预制率拆分与结构选型案例第57-64页
    3.4 PC装配式影响下的建筑设计第64-100页
        3.4.1 建筑设计原则第64页
        3.4.2 传统方案设计与PC装配式方案设计的差异——总图与单体设计第64-73页
        3.4.3 模数协调——建筑空间自身协调、建筑空间与部品部件协调第73-75页
        3.4.4 模块化设计第75-79页
        3.4.5 平立剖设计第79-95页
            3.4.5.1 平面设计——少规则、多组合的设计手法第79-83页
            3.4.5.2 立面设计——预制构件的标准化与效果的多样化第83-93页
            3.4.5.3 剖面设计——PC外墙防水节点第93-95页
        3.4.6 PC装配式住宅户型灵活性与全装修第95-100页
            3.4.6.1 户型灵活性——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与生活习惯变化需求第96-100页
            3.4.6.2 全装修点位对于PC装配式住宅设计的影响第100页
    3.5 BIM技术对于PC装配式住宅技术设计的检查与复核第100-102页
    3.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4页
第四章 PC装配式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设计计划策略第104-113页
    4.1 整体观念与设计流程的变化第104-106页
    4.2 从时间维度出发的PC装配式住宅设计计划策略第106-108页
        4.2.1 PC装配式设计对于总体设计的影响第106页
        4.2.2 对于建筑设计计划流程的影响第106-108页
    4.3 从成本维度出发的PC装配式住宅设计计划策略第108-109页
        4.3.1 PC装配式住宅对于成本增加的原因第108-109页
        4.3.2 设计阶段对于成本的考虑第109页
    4.4 PC装配式住宅不同设计阶段目标第109-112页
        4.4.1 前期方案设计阶段目标第109-110页
        4.4.2 后期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目标第110-112页
    4.5 设计计划体系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第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3页
第五章 南京市江宁玖墅低密度住区PC装配式设计实践第113-149页
    5.1 江宁玖墅低密度住区项目概况第113-115页
        5.1.1 项目区位分析第113页
        5.1.2 周边情况位分析第113-114页
        5.1.3 项目难点与限制条件第114-115页
    5.2 PC结构体系选择与预制率拆解方案第115-118页
        5.2.1 PC结构体系选择第115-116页
        5.2.2 PC预制率拆解方案对比与选择——以内部结构构件预制为主、外围护构件为辅第116-118页
    5.3 PC装配式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案第118-133页
        5.3.1 总图规划分析——标准楼栋组合第118-121页
        5.3.2 平面设计分析第121-129页
        5.3.3 立面设计分析第129-132页
        5.3.4 模数化设计与模块化设计第132-133页
    5.4 PC装配式住宅中户型灵活性与全装修设计的考虑第133-138页
        5.4.1 户型灵活性的处理手法第133-136页
        5.4.2 全装修点位预留第136-138页
    5.5 PC构件深化设计——与设计方案的反复调整优化第138-141页
        5.5.1 3F联排预制方案第138-139页
        5.5.2 4F/6F叠墅预制方案第139-141页
    5.6 利用BIM技术的复核与优化第141-143页
    5.7 关于本案PC装配式住宅设计计划的策略第143-147页
        5.7.1 项目设计计划第143-144页
        5.7.2 成本等其他要素制约第144-146页
        5.7.3 不同阶段的设计要点第146-147页
    5.8 本章实践小结第147-149页
        5.8.1 项目施工追踪第147-148页
        5.8.2 小结第148-149页
结语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4页
图片来源第154-158页
表格来源第158-159页
专硕实践工程图纸第15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RC框架基于黏滞阻尼器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共享模式背景下的乡村闲置空间再生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