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共享模式背景下的乡村闲置空间再生设计探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研究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页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1-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2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第14-15页
第二章 共享模式来源与现状分析第15-18页
    2.1 共享模式与空间共享的来源第15页
        2.1.1 共享模式的来源第15页
        2.1.2 空间共享的来源概念与现状第15页
    2.2 共享模式在乡村的现状分析第15-16页
    2.3 共享模式在乡村发展的困难第16-18页
第三章 共享型乡村闲置空间再造设计应用第18-27页
    3.1 大规模综合共享展览型艺术乡建: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第18-19页
    3.2 以社区营造为主的共享型乡村闲置空间再造第19-22页
        3.2.1 台湾土沟村第19-20页
        3.2.2 台湾宝藏岩国际艺术村第20-22页
    3.3 以复兴民俗文化为主的复合乡村共享空间再造第22-24页
        3.3.1 安徽黟县“碧山计划第22-23页
        3.3.2 黔东南黎平县“茅贡计划”第23-24页
    3.4 以经营性为主的私人乡村共享空间改造第24-27页
第四章 基于共享模式在乡村闲置空间的设计实践第27-46页
    4.1 乡村闲置空间特征及问题分析第27-31页
        4.1.1 乡村闲置空间及乡村共享空间的界定第27页
        4.1.2 设计选址分析第27-29页
        4.1.3 院落布局特征及问题分析第29-31页
    4.2 设计中的共享空间功能调整与构造重塑第31-35页
    4.3 共享理念在乡村闲置空间中的设计与情感表达方式第35-41页
        4.3.1 平衡不同群体对共享空间的认知与诉求第35-37页
        4.3.2 空间与设计手段上的共享第37-39页
        4.3.3 文化共享与情感共享第39-41页
    4.4 乡村共享空间的可持续性探究第41-45页
        4.4.1 环境资源的可持续——雇工购料第41-43页
        4.4.2 空间活力的可持续——尊重与有限度介入第43-45页
    4.5 共享模式在乡村闲置空间的发展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7页
    5.1 本文内容总结第46页
    5.2 后续研究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注释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附录1第50-56页
附录2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PC装配式住宅综合设计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宁玖墅低密度住区为例
下一篇:“悦读”空间中的光环境研究--以传统和现代书店照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