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既有RC框架基于黏滞阻尼器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黏滞流体阻尼器构造、原理及应用第12-15页
        1.2.1 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构造及使用原理第12-13页
        1.2.2 黏滞阻尼器的发展及工程应用第13-15页
    1.3 国内外黏滞阻尼器的减震设计方法总结第15-20页
        1.3.1 美国相关规范建议的减震设计方法第15-16页
        1.3.2 日本相关规范减震设计方法第16-17页
        1.3.3 我国减震设计方法研究第17-18页
        1.3.4 基于性能的减震设计第18-20页
    1.4 黏滞阻尼器附加阻尼比计算第20-26页
        1.4.1 基于能量法计算黏滞阻尼器等效附加阻尼比第20-25页
        1.4.2 黏滞阻尼器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进展第25-26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2章 数值模型及地震动选择第28-36页
    2.1 黏滞阻尼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第28-30页
    2.2 主体结构弹塑性分析数值模型第30-33页
        2.2.1 基于纤维模型和msc.marc平台的非线性梁单元第30-31页
        2.2.2 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第31-33页
    2.3 抗震设计结构算例信息第33-35页
    2.4 地震动输入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页
第3章 单层框架结构基于反应谱法的计算分析第36-46页
    3.1 单层框架减震加固设计第37-38页
    3.2 基于反应谱的位移计算方法第38-41页
        3.2.1 基于位移反应谱计算流程第38-39页
        3.2.2 结构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第39-41页
    3.3 反应谱法计算结果与弹塑性时程法计算对比第41-42页
    3.4 减震加固方案减震效果分析第42-45页
        3.4.1 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减震效果对比第42-44页
        3.4.2 不同速度指数减震方案减震效果对比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多层框架基于反谱法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方法第46-65页
    4.1 多层框架减震加固结构设计第46-47页
    4.2 多层框架基于反应谱的位移计算方法第47-50页
        4.2.1 多层框架基于位移反应谱计算流程第47-48页
        4.2.2 多层框架推覆分析水平侧力加载模式第48-50页
    4.3 三层框架计算结果分析第50-53页
        4.3.1 顶层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50-51页
        4.3.2 反应谱法计算各层层间位移第51-53页
    4.4 六层框架计算结果分析第53-56页
    4.5 基于大震位移控制的减震加固设计方法第56-64页
        4.5.1 设计流程及规范位移谱介绍第56-58页
        4.5.2 实例设计展示第58-60页
        4.5.3 采用时程分析确认设计效果第60-62页
        4.5.4 实例设计的成本—效益评价第62-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5.1 总结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永安贡川民居永福堂初探
下一篇:基于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PC装配式住宅综合设计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宁玖墅低密度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