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现代有轨电车概念与特点 | 第12-13页 |
1.2.2 现代有轨电车GPS数据应用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基于GPS数据的车辆到达时间预测方法研究 | 第14-16页 |
1.2.4 现代有轨电车条件下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 | 第16-17页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现代有轨电车特征及其信号交叉口配时参数研究 | 第20-36页 |
2.1 现代有轨电车特点分析 | 第20-29页 |
2.1.1 车辆外形尺寸特点 | 第20页 |
2.1.2 车辆牵引制动性能特点 | 第20-22页 |
2.1.3 路段横断面布设方式特点 | 第22-25页 |
2.1.4 交叉口布设形式特点 | 第25-29页 |
2.1.5 路权形式特点 | 第29页 |
2.2 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比较 | 第29-30页 |
2.3 通行现代有轨电车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计算方法 | 第30-34页 |
2.3.1 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行驶时间分析 | 第30-33页 |
2.3.2 交叉口现代有轨电车相位配时参数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基于GPS数据的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特性分析 | 第36-52页 |
3.1 卫星导航系统与现代有轨电车应用 | 第36-37页 |
3.1.1 卫星导航系统组成与定位原理 | 第36-37页 |
3.1.2 现代有轨电车卫星导航定位 | 第37页 |
3.2 现代有轨电车GPS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37-44页 |
3.2.1 现代有轨电车GPS数据信息 | 第38-39页 |
3.2.2 研究范围与研究时段 | 第39-40页 |
3.2.3 现代有轨电车GPS数据预处理 | 第40-44页 |
3.3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特性分析 | 第44-50页 |
3.3.1 现代有轨电车区段行程时间特性 | 第44-48页 |
3.3.2 现代有轨电车站点停靠时间特性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现代有轨电车到达时间预测方法 | 第52-64页 |
4.1 到达时间预测模型分析 | 第52-53页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现代有轨电车到达时间预测模型 | 第53-58页 |
4.2.1 支持向量机理论概述 | 第53-54页 |
4.2.2 LIBSVM简介 | 第54-56页 |
4.2.3 有轨电车抵达交叉口时间预测模型 | 第56-57页 |
4.2.4 预测误差评价指标 | 第57-58页 |
4.3 实例验证 | 第58-62页 |
4.3.1 实例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4.3.2 预测步骤 | 第59-62页 |
4.3.3 预测结果分析 | 第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现代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 | 第64-84页 |
5.1 信号协调控制策略 | 第64-66页 |
5.1.1 基本假设条件 | 第64-65页 |
5.1.2 控制流程 | 第65-66页 |
5.2 现代有轨电车单点交叉口人均延误模型 | 第66-71页 |
5.2.1 现代有轨电车平均延误模型 | 第66-68页 |
5.2.2 常规公交与社会车辆车均延误模型 | 第68-70页 |
5.2.3 交叉口人均延误模型 | 第70-71页 |
5.2.4 相关技术指标 | 第71页 |
5.3 基于人均延误最小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 | 第71-75页 |
5.3.1 交叉口信号配时相关技术参数 | 第71-74页 |
5.3.2 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 第74页 |
5.3.3 模型求解 | 第74-75页 |
5.4 现代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实时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 第75-83页 |
5.4.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75页 |
5.4.2 参数获取方法 | 第75-78页 |
5.4.3 优先控制策略 | 第78-80页 |
5.4.4 基于决策树分析法的现代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实时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 第80-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第84-94页 |
6.1 基于人均延误最小的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信号配时算例 | 第84-88页 |
6.1.1 交叉口基础信息介绍 | 第84-86页 |
6.1.2 算例交叉口配时技术参数计算 | 第86-87页 |
6.1.3 函数模型求解与配时优化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6.2 现代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单点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算例 | 第88-92页 |
6.2.1 算例分析 | 第88-89页 |
6.2.2 决策树生成 | 第89-91页 |
6.2.3 算例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8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94-95页 |
7.1.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7.1.2 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附图 | 第104-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