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6-17页 |
第1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7-4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8-44页 |
1.2.1 RNA的概述 | 第18-19页 |
1.2.2 RNA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2.3 细胞内RNA成像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2.4 碳点的概述 | 第28-37页 |
1.2.5 碳点在FRET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1.2.6 碳点在生物分子分析检测和靶向成像中的应用 | 第40-43页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44-4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44-4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45-46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4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第2章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软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 | 第47-65页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2.2.1 仪器 | 第48页 |
2.2.2 试剂 | 第48-49页 |
2.2.3 碳点的制备 | 第49页 |
2.2.4 fSNBs的制备 | 第49-50页 |
2.2.5 fSNBs中碳点和BHQ-2包封率的测定 | 第50页 |
2.2.6 MBs-DNA-PLA_2复合体的合成 | 第50-51页 |
2.2.7 检测方法 | 第51页 |
2.2.8 实际样检测 | 第51-5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2.3.1 双重信号放大方法的检测原理 | 第52-53页 |
2.3.2 fSNBs的制备和表征 | 第53-55页 |
2.3.3 DNA-PLA_2复合体的表征 | 第55-57页 |
2.3.4 miRNA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页 |
2.3.5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57-60页 |
2.3.6 miR-141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 第60-62页 |
2.3.7 细胞样品中miR-141的检测 | 第62-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RNA靶向碳点的免修饰原位合成 | 第65-87页 |
3.1 引言 | 第65-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70页 |
3.2.1 仪器 | 第66-67页 |
3.2.2 试剂 | 第67页 |
3.2.3 碳点的合成以及纯化 | 第67页 |
3.2.4 人细胞系的培养 | 第67-68页 |
3.2.5 细胞荧光显微成像 | 第68页 |
3.2.6 细胞毒性考察 | 第68页 |
3.2.7 DNase和RNase酶处理实验 | 第68-69页 |
3.2.8 小分子(E)-4-[2-(1-异喹啉)乙烯基]苯胺的合成 | 第69页 |
3.2.9 非RNA靶向碳点的合成及其与IVA的共价修饰 | 第69-7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5页 |
3.3.1 RNA靶向碳点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 第70-74页 |
3.3.2 m-CDs的稳定性考察 | 第74-76页 |
3.3.3 m-CDs的RNA特异性考察 | 第76-79页 |
3.3.4 m-CDs的RNA靶向机制探究 | 第79-85页 |
3.4 结论 | 第85-87页 |
第4章 碳点在长时间监测活细胞内RNA动态变化中的应用及其生物学效应 | 第87-111页 |
4.1 引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8-93页 |
4.2.1 仪器 | 第88-89页 |
4.2.2 试剂 | 第89页 |
4.2.3 细胞的复苏、传代培养及荧光显微成像 | 第89页 |
4.2.4 m-CDs细胞毒性的考察 | 第89-90页 |
4.2.5 植物细胞的荧光显微成像 | 第90页 |
4.2.6 动物组织的包埋及其荧光显微成像 | 第90页 |
4.2.7 m-CDs长时间孵育细胞及其荧光显微成像 | 第90-91页 |
4.2.8 细胞内化及运输途径抑制剂处理实验 | 第91页 |
4.2.9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 | 第91页 |
4.2.10 共定位实验 | 第91-92页 |
4.2.11 m-CDs在斑马鱼体内的毒性、分布和代谢 | 第92-9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9页 |
4.3.1 m-CDs的通用性考察 | 第93-94页 |
4.3.2 m-CDs用于长时间实时监测细胞过程中RNA的动态变化 | 第94-100页 |
4.3.3 m-CDs的细胞摄取方式和胞内转运途径研究 | 第100-104页 |
4.3.4 m-CDs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学效应 | 第104-109页 |
4.4 结论 | 第109-111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11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111-112页 |
5.3 展望 | 第112-115页 |
5.3.1 碳点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解析 | 第112页 |
5.3.2 碳点在FRET中的应用 | 第112-113页 |
5.3.3 碳点在靶向成像中的应用 | 第113页 |
5.3.4 长时间成像探针的开发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5页 |
科研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