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酸性氨基酸和核苷酸模拟酶活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摘要第1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2页
    1.1 酸性氨基酸的概述第19页
    1.2 核苷酸的概述第19-20页
    1.3 模拟酶的概述第20-39页
        1.3.1 传统模拟酶第22-24页
        1.3.2 纳米酶第24-36页
        1.3.3 小分子模拟酶第36-3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9-42页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9-40页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第40-42页
第二章 酸性氨基酸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研究及分析应用第42-63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2.2.1 实验试剂第43-44页
        2.2.2 实验仪器第44页
        2.2.3 酸性氨基酸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活性第44页
        2.2.4 酶动力学实验第44-45页
        2.2.5 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45页
        2.2.6 理论计算方法第45页
        2.2.7 H_2O_2和葡萄糖检测第45页
        2.2.8 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的评估第45-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62页
        2.3.1 酸性氨基酸L-Glu和L-As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第46-48页
        2.3.2 酸性氨基酸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第48-50页
        2.3.3 侧链基团对酸性氨基酸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2.3.4 酸性氨基酸模拟酶和天然酶稳定性的比较第51-52页
        2.3.5 酸性氨基酸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研究第52-54页
        2.3.6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第54-55页
        2.3.7 理论计算第55-58页
        2.3.8 酸性氨基酸模拟过氧化物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第58-60页
        2.3.9 酸性氨基酸过氧化物模拟酶在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第60-62页
    2.4 结论第62-63页
第三章 A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研究及在葡萄糖检测的应用第63-80页
    3.1 引言第63-64页
    3.2 实验部分第64-66页
        3.2.1 实验试剂第64-65页
        3.2.2 实验仪器第65页
        3.2.3 AT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研究第65页
        3.2.4 游离磷酸根离子的测定第65页
        3.2.5 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第65-66页
        3.2.6 酶动力学研究第66页
        3.2.7 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66页
        3.2.8 葡萄糖的检测第6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6-78页
        3.3.1 AT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第66-69页
        3.3.2 影响A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因素第69-70页
        3.3.3 A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稳定性研究第70-71页
        3.3.4 A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动力学研究第71-73页
        3.3.5 催化机理研究第73-74页
        3.3.6 基于AT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构建葡萄糖传感器第74-75页
        3.3.7 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第75-76页
        3.3.8 传感器分析性能第76-78页
        3.3.9 实际样品检测第78页
    3.4 结论第78-80页
第四章 ATP过氧化氢模拟酶活性的研究及其对线粒体和细胞的保护作用第80-92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4.2.1 实验试剂第81-82页
        4.2.2 实验仪器第82页
        4.2.3 ATP的过氧化氢模拟酶活性研究第82页
        4.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第82页
        4.2.5 酶动力学研究第82页
        4.2.6 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82-83页
        4.2.7 细胞培养第83页
        4.2.8 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第83页
        4.2.9 细胞活性分析第83-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90页
        4.3.1 ATP的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质第84-86页
        4.3.2 ATP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力学研究第86-87页
        4.3.3 催化机理研究第87-88页
        4.3.4 ATP的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质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第88-90页
        4.3.5 ATP的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质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第90页
    4.4 结论第90-92页
第五章 GTP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及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免疫分析中的应用第92-113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实验部分第93-96页
        5.2.1 实验试剂第93-94页
        5.2.2 实验仪器第94页
        5.2.3 GT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研究第94页
        5.2.4 游离磷酸根离子的测定第94页
        5.2.5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实验第94页
        5.2.6 酶动力学研究第94-95页
        5.2.7 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95页
        5.2.8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及Na3VO4对ALP的抑制作用第95页
        5.2.9 甲胎蛋白(AFP)的比色免疫分析第95-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12页
        5.3.1 GTP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第96-98页
        5.3.2 影响G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因素第98-99页
        5.3.3 G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稳定性研究第99-100页
        5.3.4 GTP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动力学研究第100-102页
        5.3.5 催化机理的研究第102-103页
        5.3.6 基于GTP-介导的酶级联反应构建比色检测ALP的传感器第103-104页
        5.3.7 GTP水解条件优化第104-106页
        5.3.8 ALP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及Na3VO4对ALP活性抑制作用第106-109页
        5.3.9 基于GTP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构建AFP检测的免疫分析传感器第109-112页
    5.4 结论第112-113页
第六章 基团对核苷酸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影响第113-130页
    6.1 引言第113-114页
    6.2 实验部分第114-115页
        6.2.1 实验试剂第114页
        6.2.2 实验仪器第114页
        6.2.3 核苷酸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活性的研究第114页
        6.2.4 酶动力学研究第114-115页
        6.2.5 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115页
        6.2.6 表观活化能的测定第115页
        6.2.7 理论计算方法第11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5-129页
        6.3.1 核苷酸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第115-118页
        6.3.2 外部因素对核苷酸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能力的影响第118-121页
        6.3.3 催化机理的探究第121-123页
        6.3.4 表观活化能第123-124页
        6.3.5 动力学研究第124-127页
        6.3.6 理论计算第127-129页
    6.4 结论第129-13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0-132页
    7.1 论文总结第130-131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31页
    7.3 研究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一篇:胺功能化荧光碳点在RNA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