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7-18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飞机装配工艺设计 | 第20-35页 |
·引言 | 第20页 |
·飞机产品结构及制造工艺特点 | 第20-21页 |
·飞机产品结构的特点 | 第20-21页 |
·飞机制造工艺的特点 | 第21页 |
·机身典型结构及零件分析 | 第21-23页 |
·机身典型结构及分析 | 第21-23页 |
·机身典型零件 | 第23页 |
·机身部件装配工艺设计内容 | 第23-31页 |
·装配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装配结构的划分 | 第24-26页 |
·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 | 第24页 |
·合理划分工艺分离面的意义 | 第24页 |
·面向自动化的飞机装配结构划分 | 第24-25页 |
·飞机机身装配结构的划分 | 第25-26页 |
·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26-28页 |
·飞机中常用的几种基本定位方法 | 第26页 |
·自动化装配定位方法 | 第26-28页 |
·装配基准及其装配准确度 | 第28-30页 |
·装配常用的基准及其装配准确度 | 第28-29页 |
·自动化装配对基准选择的要求 | 第29-30页 |
·保证装配准确度和协调的工艺措施 | 第30-31页 |
·装配工艺对工装设计的要求 | 第31-34页 |
·型架的功用和分类 | 第31-32页 |
·型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32页 |
·简化型架的措施 | 第32-33页 |
·面向自动化装配的工装设计 | 第33-34页 |
·紧固件选择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飞机机身先进装配方案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页 |
·中后机身装配层次和流程 | 第35-36页 |
·机身壁板装配 | 第36-39页 |
·工艺结构特点 | 第36页 |
·壁板装配方案 | 第36-39页 |
·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手工装配准备工位 | 第36-37页 |
·自动化钻铆工位 | 第37-38页 |
·框与角片连接工位 | 第38-39页 |
·中后机身上半筒形件装配 | 第39-41页 |
·工艺结构特点 | 第39页 |
·上半筒形件装配方案 | 第39-41页 |
·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39页 |
·手工装配准备工作 | 第39页 |
·自动化制孔/钻铆工作 | 第39-41页 |
·中后机身上半筒形件与后机身上半筒形件环向对接 | 第41-42页 |
·工艺结构特点 | 第41页 |
·半筒形件环向对接装配方案 | 第41-42页 |
·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41页 |
·手工装配准备工作 | 第41页 |
·环向对接自动制孔工作 | 第41-42页 |
·上、下半筒段纵向对接 | 第42-43页 |
·工艺结构特点 | 第42页 |
·上、下半筒段纵向对接成筒段装配方案 | 第42-43页 |
·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上、下半筒段纵向对接装配工作 | 第42-43页 |
·装配方案设计要点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DELMIA 的飞机机身装配仿真技术 | 第44-76页 |
·引言 | 第44页 |
·DELMIA 介绍 | 第44-45页 |
·飞机装配仿真技术 | 第45-57页 |
·飞机装配仿真流程 | 第45-47页 |
·装配序列规划 | 第47-52页 |
·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第47页 |
·基于拆卸法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第47-48页 |
·基于装配优先约束关系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第48-49页 |
·基于组件识别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第49页 |
·DELMIA 中采用基于拆卸法和组件识别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第49-52页 |
·装配路径规划 | 第52-55页 |
·装配路径规划的主要方法 | 第52-53页 |
·DELMIA 中基于“可装即可拆”思想的装配路径规划 | 第53-55页 |
·装配路径干涉检查 | 第55-56页 |
·干涉产生的理论原因及干涉分类 | 第55-56页 |
·虚拟装配仿真干涉检查 | 第56页 |
·人机工程学在虚拟装配仿真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面向自动化装配的仿真技术 | 第57-71页 |
·自动化装配仿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57-58页 |
·面向装配的资源建模技术 | 第58-62页 |
·数模中零部件的树结构与建立运动副的关系 | 第58-62页 |
·面向装配的设备建模应遵循的规则 | 第62页 |
·自动化装配设备运动学关系定义 | 第62-68页 |
·建立正逆运动学关系 | 第64-67页 |
·建立自动化装配设备运动学关系链应遵循的规则 | 第67-68页 |
·紧固件信息的提取 | 第68-71页 |
·TAG 点信息处理算法及实现步骤 | 第68-69页 |
·TAG 点参数值的坐标变换 | 第69-71页 |
·飞机机身自动化装配仿真 | 第71-74页 |
·自动化装配对生产线规划的要求 | 第71-72页 |
·静态规划和动态仿真规划 | 第72-73页 |
·某民机中后机身上半筒形件装配过程仿真 | 第73-74页 |
·装配工位及生产线规划 | 第73页 |
·装配过程仿真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