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本创作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方法--以电影剧本《子朴》为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7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1 学术意义 | 第10页 |
| 1.3.2 应用意义 | 第10-11页 |
| 2 代表性影视作品中现有母亲形象类型 | 第11-19页 |
| 2.1 全身心付出型 | 第11-13页 |
| 2.2 不惜代价型 | 第13-15页 |
| 2.3 与自我价值实现相结合型 | 第15-16页 |
| 2.4 平凡生活流型 | 第16-17页 |
| 2.5 跨越血缘关系型 | 第17-19页 |
| 3 剧本创作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方法 | 第19-25页 |
| 3.1 视点的选取与人物塑造 | 第19-21页 |
| 3.1.1 母亲的视点 | 第19-20页 |
| 3.1.2 动作承受者的视点 | 第20页 |
| 3.1.3 母子(母女)两者的视点 | 第20-21页 |
| 3.2 人物关系线与人物塑造 | 第21-23页 |
| 3.2.1 母亲作为主要人物 | 第21-22页 |
| 3.2.2 母亲作为次要人物 | 第22-23页 |
| 3.3 影片主题与矛盾冲突 | 第23-25页 |
| 3.3.1 内在矛盾与冲突 | 第23页 |
| 3.3.2 外在矛盾与冲突 | 第23-25页 |
| 4 《子朴》剧本中“三步走”方法与人物塑造 | 第25-28页 |
| 4.1 判断矛盾冲突类型 | 第25-26页 |
| 4.2 准确选取叙述视点 | 第26-27页 |
| 4.3 设计人物关系图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附录 | 第32-34页 |
| A.文中所涉电影的片目信息 | 第32-34页 |
| B.研究生阶段的创作及科研经历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