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阐述 | 第18-25页 |
2.1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界定与内容 | 第18-19页 |
2.1.1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18-19页 |
2.2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与目标 | 第19-21页 |
2.2.1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 第19-20页 |
2.2.2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 第20-21页 |
2.3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3.1 反映政府的年度收支状况 | 第21页 |
2.3.2 提高政府的财务管理水平 | 第21页 |
2.3.3 解除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 | 第21-22页 |
2.4 受托责任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4.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受托责任下H县级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25-32页 |
3.1 受托责任下H县级市政府预算总体现状 | 第25-26页 |
3.2 受托责任下H县级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四本预算 | 第26-29页 |
3.2.1 一般公共预算 | 第26-28页 |
3.2.2 政府性基金预算 | 第28-29页 |
3.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第29页 |
3.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 第29页 |
3.3 受托责任下H县级市政府预算的其他信息 | 第29-32页 |
3.3.1 政府债务限额及“三公经费”信息 | 第29-30页 |
3.3.2 政府绩效评价信息 | 第30页 |
3.3.3 信息披露的格式 | 第30-32页 |
第4章 受托责任下H市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2-40页 |
4.1 受托责任下H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4.1.1 披露的对象不均衡 | 第32-33页 |
4.1.2 披露的内容不充分 | 第33-34页 |
4.1.3 披露的方式不规范 | 第34页 |
4.1.4 披露的时效性不强 | 第34-35页 |
4.1.5 披露的主动性不够 | 第35-36页 |
4.2 受托责任下H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40页 |
4.2.1 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36页 |
4.2.2 预算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体系缺乏统一 | 第36-37页 |
4.2.3 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公众可获取渠道狭窄 | 第37-38页 |
4.2.4 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38-39页 |
4.2.5 预算编制人员缺乏相关技能 | 第39-40页 |
第5章 台湾嘉义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 | 第40-49页 |
5.1 嘉义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40-47页 |
5.1.1 预算的编制自下而上 | 第40-41页 |
5.1.2 预算的报告分类明确 | 第41-43页 |
5.1.3 预算的内容较为全面 | 第43-47页 |
5.2 嘉义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对H县级市的启示 | 第47-49页 |
5.2.1 细化预算会计信息的分类 | 第47-48页 |
5.2.2 充实预算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48页 |
5.2.3 加快资产负债表的披露 | 第48-49页 |
第6章 解决受托责任下H市预算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 第49-55页 |
6.1 完善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6.1.1 对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 第49页 |
6.1.2 构建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估制度 | 第49-50页 |
6.2 构建科学完整的预算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体系 | 第50-51页 |
6.2.1 细化预算管理会计科目 | 第50页 |
6.2.2 规范预算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第50-51页 |
6.2.3 统一会计核算主体和会计报告体系 | 第51页 |
6.3 拓宽预算会计信息的公开渠道 | 第51-52页 |
6.3.1 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 | 第51页 |
6.3.2 增加预算会计信息的可获取途径 | 第51-52页 |
6.4 健全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6.4.1 借鉴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 | 第52页 |
6.4.2 独立于政府外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督 | 第52-53页 |
6.4.3 严格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考核体系 | 第53页 |
6.5 强化预算会计从业人员技能 | 第53-55页 |
6.5.1 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 第53页 |
6.5.2 完善人员奖惩机制 | 第53-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