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P2P互联网金融借贷研究综述第12页
        1.2.2 网络借贷信用风险模型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因素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概述第17-28页
    2.1 我国P2P网络借贷概念以及发展近况第17-22页
        2.1.1 我国P2P网络借贷概念第17-18页
        2.1.2 我国P2P网络借贷流程第18-19页
        2.1.3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第19-20页
        2.1.4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近况第20-22页
    2.2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概述第22-27页
        2.2.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理论基础第22-23页
        2.2.2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难题第23-24页
        2.2.3 信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第24-25页
        2.2.4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管理概述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分析第28-42页
    3.1 信用风险评估因素查找与构造第28-37页
        3.1.1 信用风险数据处理方法第29-31页
        3.1.2 信用风险特征相关性处理方法第31-32页
        3.1.3 特征预测性评估第32-34页
        3.1.4 随机森林重要性评估第34-37页
    3.2 信用风险评估因素量化方法第37-39页
    3.3 信用风险评估结果评价第39-41页
        3.3.1 AUC曲线观察第39-40页
        3.3.2 K-S值检验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实证研究第42-55页
    4.1 信用风险评估数据预处理第42-48页
        4.1.1 信用风险评估特征构造第42-45页
        4.1.2 信用风险评估特征分箱第45-48页
        4.1.3 信用风险评估数据集准备第48页
    4.2 信用风险评估特征选择第48-52页
        4.2.1 特征相关性分析第49页
        4.2.2 特征预测性筛选第49-50页
        4.2.3 特征重要性选择第50-52页
    4.3 信用风险评估量化第52页
    4.4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P2P网贷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性建议第55-61页
    5.1 全面落实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评估至生产第55-56页
    5.2 制定清晰的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及流程第56-57页
    5.3 创新性管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第57-58页
    5.4 拥抱监管、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第58-59页
    5.5 协助建立并使用较为完善的征信体系第59-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论文研究总结第61-62页
    6.2 可能创新点及工作展望第62-63页
        6.2.1 可能创新点第62页
        6.2.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托责任下H县级市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下一篇:GS银行西部分行网贷通风险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