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失落与追寻--苏珊·桑塔格《死亡匣子》的意识之旅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死亡匣子》 | 第11-12页 |
(二)桑塔格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桑塔格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1.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小说研究 | 第15-16页 |
3.《死亡匣子》的研究 | 第16-18页 |
(四)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8-20页 |
一、自我的失落 | 第20-30页 |
(一)何为自我——迪迪自我的缺失 | 第20-25页 |
1.物质自我 | 第21页 |
2.社会自我 | 第21-23页 |
3.精神自我 | 第23-25页 |
(二)荒诞的存在与迪迪自我的危机 | 第25-30页 |
1.异化与荒诞的存在 | 第25-27页 |
2.焦虑与失落 | 第27-30页 |
二、追寻自我的意识之旅 | 第30-45页 |
(一)自我危机的缓释——自杀 | 第30-32页 |
(二)他者的力量——主体性建构 | 第32-38页 |
1.海丝特、尹卡多纳与迪迪自我的书写 | 第32-34页 |
2.看与被看 | 第34-38页 |
(三)逃离——藏身于改造的空间之中 | 第38-41页 |
(四)直面死亡的虚无 | 第41-45页 |
三、自我追寻的文本呈现 | 第45-56页 |
(一)空间化与迪迪“主体性”的迷失 | 第45-48页 |
(二)零聚焦与内聚焦叙事下迪迪自我的呈现 | 第48-53页 |
(三)“自杀——重生——死亡”回环式结构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