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6页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机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 第11-12页 |
·国外农机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第16-20页 |
1 我国农机产业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的概况 | 第16-17页 |
·我国农机产业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 第16页 |
·我国农机产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继续加大 | 第16-17页 |
·我国农机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 第17页 |
·我国农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我国农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同质化 | 第17页 |
·我国农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更大的差距 | 第17-18页 |
·我国农机产业面临来自外资企业的严峻的挑战 | 第18页 |
2 我国农机产业前景分析 | 第18-20页 |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机遇 | 第18-19页 |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 第18页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机遇 | 第18-19页 |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考察 | 第20-26页 |
1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双峰县基本情况 | 第20页 |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2 双峰农机产业的现状 | 第21-23页 |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 第21页 |
·双峰农机产品品种较齐 | 第21-22页 |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 第22页 |
·企业融资渠道呈多元化 | 第22页 |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落后 | 第22-23页 |
·零部件企业投入不足 | 第23页 |
3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23-26页 |
·积极组建农机产业集团,引导农机企业规模经营 | 第23页 |
·企业积极"走出去",开眼界,拓市场 | 第23-24页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善农机产品结构 | 第24页 |
·成功举办农机会展,提升双峰农机知名度 | 第24-25页 |
·培植农机出口新亮点,壮大进出口自营主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双峰农机产业竞争分析 | 第26-29页 |
1 潜在进入者威胁 | 第26页 |
2 替代品的威胁 | 第26-27页 |
3 购买者的谈判压力 | 第27页 |
4 供应商的谈判压力 | 第27页 |
5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双峰农机产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29-33页 |
1 双峰农机产业优势 | 第29-30页 |
·基础优势明显 | 第29页 |
·市场及营销优势明显 | 第29-30页 |
·劳动力成本低、经营良好 | 第30页 |
·纳入省重点扶植产业集群给予扶持 | 第30页 |
·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不断注入 | 第30页 |
2 双峰农机产业所存在的劣势 | 第30-33页 |
·龙头企业不大,带动能力较弱 | 第30-31页 |
·企业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 第31页 |
·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 | 第31页 |
·知名品牌较少,售后服务不够 | 第31页 |
·追求短期利益,相互压价严重 | 第31-32页 |
·与国内和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差距很大 | 第32页 |
·劳动力资源紧张 | 第32页 |
·农机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 第33-38页 |
1 整体规划农机产业集群,完善农机产业工业园 | 第33-35页 |
·做好园区总体规划 | 第33页 |
·明确农机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定位 | 第33-34页 |
·构建农机工业园网络体系 | 第34页 |
·加强行业整合,规范行业标准,组建行业协会 | 第34页 |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 第34-35页 |
2 品牌发展战略 | 第35页 |
3 技术研发战略 | 第35-36页 |
4 人力资源战略 | 第36页 |
·积极培育人才,强化自主创新 | 第36页 |
·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 | 第36页 |
5 营销渠道战略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农机流通法律法规体系 | 第36-37页 |
·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方式与手段,促进现代农机流通业发展 | 第37页 |
·提升企业售后服务能力,完善农机销售服务体系 | 第37-3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