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 第13-15页 |
1 产业集群定义 | 第13页 |
2 产业集群特征与分类 | 第13-15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4页 |
·产业集群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 新产业区理论 | 第15页 |
2 新竞争经济学的集群理论 | 第15-17页 |
·区域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 | 第15页 |
·波特的集群竞争优势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1 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2 企业现状 | 第20-21页 |
3 销售现状 | 第21-23页 |
·销售市场 | 第21-22页 |
·销售产品 | 第22页 |
·出口状况 | 第22-23页 |
4 技术及人才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技术现状 | 第23-24页 |
·人才现状 | 第24页 |
第三节 花炮产业发展对浏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四节 浏阳花炮产业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 第28-38页 |
第一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28-29页 |
1 产业政策的支持 | 第28页 |
2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 第28页 |
3 国内市场的阻力逐年降低 | 第28页 |
4 其他省份在产业上的退出 | 第28-29页 |
5 技术进步的拉动 | 第29页 |
第二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29-31页 |
1 产业发展对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 第29-30页 |
2 花炮生产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 | 第30页 |
3 浏阳周边产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 | 第30页 |
4 花炮产业劳动力资源的紧缺 | 第30页 |
5 花炮产业税费过重,行业利润逐渐降低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 第31-34页 |
1 产业基础 | 第31-32页 |
2 市场推动 | 第32页 |
3 生产要素 | 第32-33页 |
·技术创新 | 第32-33页 |
·自然条件优势 | 第33页 |
4 浏阳政府的扶持和管理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的弱势 | 第34-38页 |
1 产业的安全生产特殊要求,强调生产安全性的问题 | 第34-36页 |
2 自发性产业集群明显,实现相对布局的问题 | 第36页 |
3 产业集群水平较低,期待外力引导的问题 | 第36-37页 |
4 产业集群管理难度大,强化人本驾驭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下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第38-53页 |
第一节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第38-41页 |
1 建立健全人才机制,着力提升花炮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 第39-40页 |
2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着力提升浏阳花炮产业的科技水平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加快产业集群体系建设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加快品牌培育体系建设 | 第42-44页 |
1 浏阳花炮产业品牌战略创新 | 第42-43页 |
2 浏阳花炮产业品牌的升华 | 第43页 |
3 浏阳花炮产业品牌传播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第44-46页 |
1 努力扩大花炮总市场 | 第44-45页 |
2 强化质量标准意识 | 第45页 |
3 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和方式 | 第45-46页 |
4 建立健全营销体系 | 第46页 |
5 营造诚信经营氛围 | 第46页 |
第五节 加快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 第46-47页 |
第六节 加快产业文化体系建设 | 第47-49页 |
1 产业文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第47-48页 |
2 浏阳花炮产业文化战略举措 | 第48-49页 |
第七节 加快产业延伸战略 | 第49-53页 |
1 加快上游产品开发,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 第49页 |
2 提高花炮产业物流水平 | 第49-50页 |
3 完善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 第50页 |
4 提升产业的创意水平,延展花炮产业链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