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 第10-15页 |
1.1.1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简介 | 第10页 |
1.1.2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应用 | 第10-15页 |
1.2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第15-16页 |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 第15页 |
1.2.2 电极常用修饰材料 | 第15-16页 |
1.3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6-19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及原理 | 第16-17页 |
1.3.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7-19页 |
1.4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Cu-MOF-199/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与分析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1-23页 |
2.2.2 Cu-MOF-199的合成 | 第23页 |
2.2.3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功能化 | 第23页 |
2.2.4 Cu-MOF-199/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4页 |
2.2.6 表征方法 | 第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7页 |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与分析 | 第24-26页 |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测试 | 第26-30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0-33页 |
2.3.4 HQ和CT的同步检测与分析 | 第33-36页 |
2.3.5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抗干扰性研究 | 第36页 |
2.3.6 实样检测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基于Cu-MOF-199/酚醛泡沫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38-72页 |
3.1 引言 | 第38-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8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3.2.2 Cu-MOF-199的合成 | 第42页 |
3.2.3 不同黏度酚醛树脂的合成 | 第42页 |
3.2.4 酚醛泡沫(PF)的制备及碳化 | 第42-43页 |
3.2.5 Cu-MOF-199/酚醛泡沫(P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碳化 | 第43页 |
3.2.6 电容器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7 电化学测试 | 第44-48页 |
3.2.8 表征方法 | 第4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71页 |
3.3.1 多孔碳材料C-PF的结构表征 | 第48-52页 |
3.3.2 金属氧化物/多孔碳复合材料Cu-Cu_xO/C-PF的结构表征 | 第52-56页 |
3.3.3 酚醛树脂最优发泡黏度的探讨 | 第56-61页 |
3.3.4 Cu-MOF-199最优掺杂比例的探讨 | 第61-67页 |
3.3.5 复合材料最优碳化温度的探讨 | 第67-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基于Cu-MOF-199/氧化石墨烯的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72-88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3-76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3-74页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74页 |
4.2.3 Cu-MOF-199/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74-75页 |
4.2.4 多孔复合材料Cu-Cu_xO-C/rGO的制备 | 第75页 |
4.2.5 电容器的制备 | 第75页 |
4.2.6 电化学测试 | 第75页 |
4.2.7 表征方法 | 第75-76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87页 |
4.3.1 多孔复合材料Cu-Cu_xO-C/rGO的结构表征 | 第76-81页 |
4.3.2 多孔复合材料Cu-Cu_xO-C/rGO的电容性能分析 | 第81-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