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小功率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法规 | 第12-15页 |
1.3 小功率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技术方案研究 | 第15-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小功率柴油机燃烧过程和HC、CO排放控制研究 | 第17-19页 |
1.4.1 燃烧过程研究 | 第17-18页 |
1.4.2 HC、CO排放控制研究 | 第18-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186F柴油机台架试验及排放特性分析 | 第20-29页 |
2.1 试验台架的搭建 | 第20-22页 |
2.1.1 样机基本参数 | 第20-21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1页 |
2.1.3 试验台架布置和排放试验循环介绍 | 第21-22页 |
2.2 试验结果和排放特性分析 | 第22-26页 |
2.2.1 柴油机整机比排放 | 第22-24页 |
2.2.2 排放物浓度分析 | 第24-25页 |
2.2.3 工况分担率分析 | 第25-26页 |
2.3 负荷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2.4 示功图分析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186F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第29-50页 |
3.1 网格模型的建立和初始条件的设定 | 第29-32页 |
3.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1.2 初始参数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1-32页 |
3.2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32-35页 |
3.2.1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第32页 |
3.2.2 喷雾模型 | 第32-33页 |
3.2.3 着火及燃烧模型 | 第33-34页 |
3.2.4 排放模型 | 第34-35页 |
3.3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5-36页 |
3.4 燃烧室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3.5 缸内燃烧过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7-49页 |
3.5.1 缸内速度场分布 | 第37-39页 |
3.5.2 油束贯穿距分析 | 第39页 |
3.5.3 当量燃空比分布 | 第39-41页 |
3.5.4 油滴汽化速率分析 | 第41-43页 |
3.5.5 缸内温度场分布 | 第43-45页 |
3.5.6 气体污染物生成特性 | 第45-48页 |
3.5.6.1 缸内HC生成特性 | 第45-46页 |
3.5.6.2 缸内CO生成特性 | 第46-47页 |
3.5.6.3 缸内NO_X生成特性 | 第47-48页 |
3.5.7 排放物生成量与缸内温度关系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186F柴油机试验研究及缸内燃烧分析 | 第50-67页 |
4.1 供油提前角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51页 |
4.3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 | 第51-60页 |
4.3.1 示功图分析 | 第51-53页 |
4.3.2 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变化分析 | 第53-57页 |
4.3.3 放热规律分析 | 第57-58页 |
4.3.4 滞燃期分析 | 第58-59页 |
4.3.5 累积放热量分析 | 第59-60页 |
4.4 燃油经济性分析 | 第60-61页 |
4.5 排放特性分析 | 第61-65页 |
4.5.1 NO_X排放浓度分析 | 第61-62页 |
4.5.2 CO排放浓度分析 | 第62-63页 |
4.5.3 HC排放浓度分析 | 第63页 |
4.5.4 烟度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63-64页 |
4.5.5 整机比排放结果及分析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优化冷却系统进一步降低整机排放的研究 | 第67-75页 |
5.1 单缸风冷柴油机与水冷机型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5.2 不同工况改变冷却条件的方法 | 第68-70页 |
5.3 冷却系统优化后的柴油机性能和排放试验结果 | 第70-74页 |
5.3.1 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 第70页 |
5.3.2 不同旁通风口开度下的缸盖表面温度变化 | 第70-71页 |
5.3.3 不同旁通风口开度下的燃油经济性 | 第71-72页 |
5.3.4 冷却系统的优化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2-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