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濮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2页
    0.1 论文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第7页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7-8页
    0.3 研究内容第8-9页
    0.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第9-10页
    0.5 工作量及主要认识第10-12页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21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2-13页
    1.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第13-15页
    1.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第15-16页
    1.4 区域沉积特征第16-21页
第2章 储层宏微观特征第21-26页
    2.1 岩石学特征第21-23页
        2.1.1 灰岩类第21页
        2.1.2 白云岩类第21-23页
        2.1.3 膏岩类第23页
    2.2 储集空间类型第23-24页
    2.3 物性特征第24-26页
第3章 成岩作用第26-31页
    3.1 胶结作用第26页
    3.2 压实—压溶作用第26页
    3.3 白云化作用第26-29页
    3.4 溶蚀作用第29-30页
    3.5 构造破裂作用第30页
    3.6 重结晶作用第30页
    3.7 其他成岩作用第30-31页
第4章 岩溶发育与分布特征第31-45页
    4.1 岩溶类型第31-36页
        4.1.1 准同生岩溶第31-33页
        4.1.2 表生岩溶第33-34页
        4.1.3 埋藏岩溶第34-36页
    4.2 岩溶演化期次第36-40页
    4.3 岩溶分布特征第40-45页
        4.3.1 岩溶垂向分布特征第40-41页
        4.3.2 岩溶区域展布特征第41-45页
第5章 岩溶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第45-58页
    5.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45-47页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47-49页
    5.3 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49-52页
    5.4 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2-55页
    5.5 岩溶储层有利区预测第55-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仓山前带长兴—飞仙关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下一篇: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东段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