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8页 |
1.1 引言 | 第18-19页 |
1.2 石斛兰花香和花色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 植物花色与花香研究进展 | 第22-33页 |
1.3.1 植物花色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3.2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参与基因 | 第23-28页 |
1.3.3 花香生物合成及基因表达调控 | 第28-32页 |
1.3.4 花色和花香的联系 | 第32-33页 |
1.4 现代色谱法在花色素和花香分析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34-35页 |
1.6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35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第二章 鼓槌石斛花色和花香的成分分析 | 第38-6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5页 |
2.1.1 材料 | 第39-41页 |
2.1.2 方法 | 第41-44页 |
2.1.3 实验耗材与设备 | 第44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2.2 结果 | 第45-58页 |
2.2.1 花瓣发育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 第45-47页 |
2.2.2 花瓣色素成分分析 | 第47-51页 |
2.2.3 不同花期香气成分及香气日变化规律 | 第51-58页 |
2.3 讨论 | 第58-62页 |
2.3.1 鼓槌石斛的花色成分分析 | 第58-60页 |
2.3.2 鼓槌石斛的花香成分分析 | 第60-62页 |
2.4 结论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的鼓槌石斛花色和花香形成分析 | 第64-10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5-74页 |
3.1.1 材料 | 第65-67页 |
3.1.2 方法 | 第67-73页 |
3.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第73-74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74页 |
3.2 结果 | 第74-92页 |
3.2.1 RNA的抽提 | 第74-77页 |
3.2.2 鼓槌石斛花朵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77-85页 |
3.2.3 鼓槌石斛花朵不同时期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qRT-PCR | 第85-92页 |
3.3 讨论 | 第92-99页 |
3.3.1 鼓槌石斛花瓣的RNA提取方法 | 第92页 |
3.3.2 鼓槌石斛花瓣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 第92-96页 |
3.3.3 鼓槌石斛花朵香气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96-97页 |
3.3.4 鼓槌石斛花色和花香合成途径关联分析 | 第97-99页 |
3.4 结论 | 第99-103页 |
3.4.1 鼓槌石斛花瓣4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 第99-100页 |
3.4.2 鼓槌石斛花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 第100-101页 |
3.4.3 鼓槌石斛花的花香成分合成通路 | 第101-102页 |
3.4.4 鼓槌石斛类胡萝卜素和萜类合成途径的关联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8页 |
4.1 结论 | 第103-106页 |
4.2 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8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