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与原理 | 第13-20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原理 | 第13-16页 |
2.2.1 导体静电屏蔽原理 | 第13页 |
2.2.2 带电作业的技术条件 | 第13页 |
2.2.3 绝缘击穿 | 第13-14页 |
2.2.4 沿面闪络 | 第14-15页 |
2.2.5 操作过电压 | 第15页 |
2.2.6 带电作业过电压水平及危险率 | 第15-16页 |
2.3 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塔型带电作业关键技术要求 | 第16-19页 |
2.3.1 概述 | 第16-17页 |
2.3.2 地电位作业 | 第17-18页 |
2.3.3 等电位作业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超高压线路耐张塔型进入等电位方法比选及安全校核 | 第20-33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500 kV超高压蔺官线线路简介 | 第20页 |
3.3 500 kV超高压蔺官线主要参数 | 第20-24页 |
3.4 500 kV超高压蔺官线耐张塔型等电位作业可行性分析 | 第24页 |
3.5 500 kV超高压线路耐张塔型带电作业等电位进入方法 | 第24-27页 |
3.5.1 直升机作业装置法 | 第24-25页 |
3.5.2 搭设平梯作业装置法 | 第25-26页 |
3.5.3 吊篮装置法 | 第26页 |
3.5.4 跨二短三法 | 第26-27页 |
3.6 500 kV超高压线路耐张塔型进入等电位方法比选 | 第27页 |
3.7 塔上吊篮(梯)作业法等电位作业 | 第27-32页 |
3.7.1 典型铁塔安全距离校核 | 第27-28页 |
3.7.2 工器具及作业方法选择 | 第28-30页 |
3.7.3 确定方案及效果检验 | 第30-3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超高压及特高压耐张塔型带电作业相关工具的研制和改进 | 第33-44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500 kV输电线路新型拔销器的研制 | 第33-36页 |
4.2.1 概述 | 第33页 |
4.2.2 机械式拔销器拔插W销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33-34页 |
4.2.3 新型拔销器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34页 |
4.2.4 新型拔销器的具体设计 | 第34-36页 |
4.3 500 kV输电线路悬挂绝缘软梯专用工具的研制 | 第36-39页 |
4.3.1 概述 | 第36页 |
4.3.2 现有悬挂绝缘软梯法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4.3.3 新型悬挂绝缘软梯专用工具整体结构设计 | 第37页 |
4.3.4 新型悬挂绝缘软梯专用工具的具体设计 | 第37-39页 |
4.4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转移棒的研制 | 第39-42页 |
4.4.1 概述 | 第39页 |
4.4.2 电位转移棒使用必要性 | 第39-40页 |
4.4.3 电位转移棒使用现状 | 第40-41页 |
4.4.4 电位转移棒研制技术要求 | 第41页 |
4.4.5 电位转移棒研制结果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耐张塔型带电作业项目方法及工器具配置 | 第44-62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典型作业方法及工器具配置标准 | 第44-61页 |
5.2.1 带电处理引流板发热 | 第44-47页 |
5.2.2 带电更换干字型耐张塔边相跳串绝缘子及金具 | 第47-50页 |
5.2.3 带电修补导线 | 第50-54页 |
5.2.4 带电更换耐张塔单片瓷质绝缘子 | 第54-58页 |
5.2.5 带电更换耐张塔整串瓷质绝缘子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