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短路电流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 1.2.1 短路电流增大的原因 | 第10页 |
| 1.2.2 短路电流的危害 | 第10-11页 |
| 1.3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综述 | 第11-13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 | 第14-22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网架结构优化措施 | 第14-16页 |
| 2.2.1 分区运行目的 | 第14-15页 |
| 2.2.2 优化原则 | 第15-16页 |
| 2.3 短路电流限制技术措施 | 第16-20页 |
| 2.3.1 高阻抗设备 | 第16-17页 |
| 2.3.2 串联电抗器 | 第17-19页 |
| 2.3.3 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接地 | 第19-20页 |
| 2.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 第20-21页 |
| 2.4.1 高压直流输电的限流原理 | 第20-21页 |
| 2.4.2 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 | 第2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河南电网运行状况分析及其短路电流计算的原则方法 | 第22-27页 |
| 3.1 引言 | 第22页 |
| 3.2 河南电网概况 | 第22-24页 |
| 3.2.1 概况 | 第22-23页 |
| 3.2.2 短路电流水平 | 第23-24页 |
| 3.3 研究基础条件及技术原则 | 第24-26页 |
| 3.3.1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 第25页 |
| 3.3.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第25页 |
| 3.3.3 故障类型及故障清除时间 | 第25-26页 |
| 3.3.4 稳定判据 | 第2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限制电网短路电流技术及措施的研究 | 第27-42页 |
| 4.1 引言 | 第27页 |
| 4.2 更换开关措施 | 第27页 |
| 4.3 网架优化措施 | 第27-35页 |
| 4.3.1 郑州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 第27-29页 |
| 4.3.2 嵩山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 第29-33页 |
| 4.3.3 获嘉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 第33-35页 |
| 4.4 安装串联电抗器 | 第35-40页 |
| 4.4.1 丰大方式计算 | 第36-37页 |
| 4.4.2 枯大方式计算 | 第37-39页 |
| 4.4.3 稳定校核 | 第39-40页 |
| 4.5 方案比选与小结 | 第40-4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