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执行系统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12-13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3-16页 |
1.6.1 物联网技术与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 | 第13-15页 |
1.6.2 智能设备报修子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 第15-16页 |
第2章 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理论与技术 | 第16-23页 |
2.1 物联网通信技术 | 第16页 |
2.2 物联网核心技术及特点 | 第16-18页 |
2.2.1 产品编码技术 | 第16页 |
2.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2.2.3 全球定位系统 | 第17-18页 |
2.2.4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 第18页 |
2.3 制造执行系统(MES)相关理论技术 | 第18-22页 |
2.3.1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制造执行系统特点 | 第19-20页 |
2.3.3 制造执行的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2.3.4 制造执行系统功能模型 | 第21-22页 |
2.3.5 制造执行系统数据流分析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制造执行系统现状及改进目标分析 | 第23-29页 |
3.1 企业背景 | 第23页 |
3.2 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3.2.1 制造执行系统硬件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3.2.2 制造执行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3.2.3 制造执行系统生产过程信息流分析 | 第25页 |
3.2.4 制造执行系统生产过程数据流分析 | 第25-26页 |
3.2.5 制造执行系统功能结构树分析 | 第26-28页 |
3.3 系统改进目标分析 | 第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执行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46页 |
4.1 系统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 第29页 |
4.2 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 第29-30页 |
4.2.1 系统设计思想及软件描述 | 第29-30页 |
4.2.2 系统设计方法 | 第30页 |
4.2.3 外部接口 | 第30页 |
4.3 制造执行系统集成物联网的结构设计 | 第30-45页 |
4.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4.3.2 硬件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4.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32页 |
4.3.4 增加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3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6-56页 |
5.1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设计目标规划及总体设计 | 第46-47页 |
5.1.1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设计目标及规划 | 第46页 |
5.1.2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总体设计 | 第46-47页 |
5.2 设备报修的现状和特点 | 第47-48页 |
5.2.1 设备报修的现状 | 第47页 |
5.2.2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特点 | 第47-48页 |
5.3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解决方案及实现 | 第48-50页 |
5.3.1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解决方案 | 第48-49页 |
5.3.2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实现 | 第49-50页 |
5.3.3 智能设备报修系统应用效益 | 第50页 |
5.4 系统实现 | 第50-55页 |
5.4.1 机台系统报修 | 第50-51页 |
5.4.2 广播系统报修 | 第51-52页 |
5.4.3 设备亮灯报修 | 第52-53页 |
5.4.4 监控系统报修 | 第53-54页 |
5.4.5 知识库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6-5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Ⅰ | 第62-64页 |
附录Ⅱ | 第64-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