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麦蚜发生动态预测研究

摘要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 害虫预测预报概述第11页
    2 传统预测预报方法回顾第11-12页
        2.1 经验预测法第11-12页
        2.2 实验预测法第12页
        2.3 统计预测法第12页
    3 现代预测预报方法与应用现状第12-26页
        3.1 人工神经网络第13-19页
        3.2 相空间重构第19-21页
        3.3 小波分析第21-23页
        3.4 支持向量机第23-26页
    4 本研究科学和实践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基于BPNN的麦蚜最大虫株率预测模型第28-45页
    1 数据来源第28-30页
        1.1 麦蚜数据第28-29页
        1.2 气象数据第29-30页
    2 BPNN模型工作机理及预测流程第30-31页
        2.1 BPNN模型工作机理第30页
        2.2 BPNN模型预测流程第30-31页
    3 归一化法处理数据第31-32页
    4 试凑法筛选BPNN模型重要参数第32-35页
        4.1 筛选传递函数第32页
        4.2 筛选目标误差第32页
        4.3 筛选学习速率第32-33页
        4.4 筛选隐含层节点数第33页
        4.5 筛选学习算法第33-35页
    5 参比模型第35-36页
    6 模型验证方法第36页
    7 结果与分析第36-43页
        7.1 模型参数筛选结果第36-41页
        7.2 基于BPNN模型和逐步回归法的1980-2006年麦蚜最大虫株率拟合结果比较第41-42页
        7.3 基于BPNN模型和逐步回归法的2007—2011年麦蚜最大虫株率预测结果比较第42-43页
    8 结论与讨论第43-45页
第三章 基于PCA-WNN的麦蚜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第45-71页
    1 数据来源第45-46页
        1.1 麦蚜数据第45页
        1.2 气象数据第45-46页
    2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工作机理与预测流程第46-50页
        2.1 小波神经网络工作机理第46-49页
        2.2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流程第49-50页
    3 主成分分析法整合气象因子第50页
    4 归一化法处理数据第50页
    5 试凑法筛选神经网络参数第50页
    6 参比模型第50-51页
    7 模型验证方法第51页
    8 结果与分析第51-69页
        8.1 主成分分析结果第51-56页
        8.2 模型参数筛选结果第56-66页
        8.3 1980-2009年四种不同模型的麦蚜发生程度拟合结果第66-67页
        8.4 2010-2014年四种不同模型的麦蚜发生程度预测结果第67-69页
    9 结论与讨论第69-71页
第四章 基于SLR-WNN的麦蚜发生期预测模型第71-87页
    1 数据来源第71页
        1.1 麦蚜数据第71页
        1.2 气象数据第71页
    2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工作机理与预测流程第71-72页
        2.1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工作机理第71-72页
        2.2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流程第72页
    3 逐步回归法筛选气象因子第72-73页
    4 归一化法处理数据第73页
    5 试凑法筛选神经网络参数第73-74页
    6 参比模型第74页
    7 模型验证方法第74页
    8 结果与分析第74-86页
        8.1 逐步回归法筛选因子结果第74-77页
        8.2 模型参数筛选结果第77-82页
        8.3 1980-2009年三种不同模型的麦蚜发生期拟合结果第82-84页
        8.4 2010-2014年三种不同模型的麦蚜发生期预测结果第84-86页
    9 结论与讨论第86-87页
第五章 基于SLR-LSSVM的麦蚜最大发生量预测模型第87-106页
    1 研究材料第87页
        1.1 麦蚜数据第87页
        1.2 气象数据第87页
    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工作机理及预测流程第87-90页
        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工作机理第87-90页
        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流程第90页
    3 逐步回归法筛选气象因子第90-91页
    4 归一化法处理数据第91页
    5 寻找最优参数第91-92页
        5.1 核函数筛选第91页
        5.2 选取最优参数第91-92页
    6 参比模型第92页
    7 模型验证方法第92页
    8 结果与分析第92-104页
        8.1 逐步回归法筛选气象因子结果第92-93页
        8.2 数据归一化结果第93-98页
        8.3 筛选最优参数结果第98-101页
        8.4 基于三种不同模型的1980-2009年麦蚜最大发生量拟合结果比较第101-102页
        8.5 基于三种不同模型的2010-2014年麦蚜最大发生量预测结果比较第102-104页
    9 结论与讨论第104-106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106-109页
    1 结论第106-107页
        1.1 基于BPNN模型的麦蚜最大虫株率预测模型第106页
        1.2 基于PCA-WNN的麦蚜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第106页
        1.3 基于SLR-WNN的麦蚜发生期预测模型第106-107页
        1.4 基于SLR-LSSVM的麦蚜最大发生量预测模型第107页
    2 创新与特色第107页
    3 讨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5页
Abstract第115-118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Gnaq和Gnas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基于毛色形成及繁殖系统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弱式求积单元法及其在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