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物理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31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 1.2.1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 第19-2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 1.2.4 透水性沥青路面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 第28-29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第2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径流污染物净化试验台设计及搭建 | 第31-43页 |
| 2.1 引言 | 第31页 |
| 2.2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分析 | 第31-34页 |
| 2.2.1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来源 | 第31页 |
| 2.2.2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成分 | 第31-32页 |
| 2.2.3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的危害 | 第32-33页 |
| 2.2.4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的原因 | 第33-34页 |
| 2.3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净化效果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 2.4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径流污染物净化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 2.4.1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径流污染水样配置方法 | 第35-36页 |
| 2.4.2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净化效果测试方法 | 第36-40页 |
| 2.5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径流污染物净化试验台搭建 | 第40-42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3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净化规律试验 | 第43-68页 |
| 3.1 引言 | 第43页 |
| 3.2 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 3.3 透水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规律 | 第44-56页 |
| 3.3.1 透水性沥青路面用沥青混合料试件设计方法 | 第44-46页 |
| 3.3.2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46-50页 |
| 3.3.3 沥青混合料空隙结构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50-54页 |
| 3.3.4 沥青混合料高度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54-55页 |
| 3.3.5 沥青混合料陶粒掺量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55-56页 |
| 3.4 透水性沥青路面蓄水层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规律 | 第56-57页 |
| 3.5 透水性沥青路面过滤层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规律 | 第57-66页 |
| 3.5.1 过滤层材料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58-60页 |
| 3.5.2 过滤层厚度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 | 第60-63页 |
| 3.5.3 过滤层材料组合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能影响规律 | 第63-66页 |
| 3.6 透水性沥青路面整体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规律 | 第66-67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渗流规律模拟 | 第68-96页 |
| 4.1 引言 | 第68页 |
| 4.2 透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渗流规律模拟模型建立 | 第68-84页 |
|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 4.2.2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雨水渗透模拟数学模型分析 | 第69-72页 |
| 4.2.3 透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渗透模型修正方法 | 第72-74页 |
| 4.2.4 透水性沥青路面渗透系数预测方法 | 第74-83页 |
| 4.2.5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83-84页 |
| 4.3 透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渗流模型求解方法及可靠性验证 | 第84-86页 |
| 4.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84-85页 |
| 4.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85-86页 |
| 4.4 透水性沥青路面渗透规律模拟 | 第86-95页 |
| 4.4.1 降雨强度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86-87页 |
| 4.4.2 空隙率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87-92页 |
| 4.4.3 结构参数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92-9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5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降温特性模拟 | 第96-110页 |
| 5.1 引言 | 第96页 |
| 5.2 透水性沥青路面降温规律模拟数学模型建立 | 第96-101页 |
| 5.2.1 透水性沥青路面传热基本方程建立 | 第96-99页 |
| 5.2.2 透水性沥青路面传热过程的约束条件 | 第99-101页 |
| 5.3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降温特性模拟 | 第101-108页 |
| 5.3.1 不同时刻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 第102-104页 |
| 5.3.2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 第104-106页 |
| 5.3.3 不同空隙率条件下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 第106-10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 结论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0-122页 |
| 致谢 | 第122-123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