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微纳铋基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光催化机理第13-16页
        1.2.1 染料光解反应第14页
        1.2.2 光催化(降解)反应第14-15页
        1.2.3 染料光敏化反应第15-16页
    1.3 可见光催化材料的构筑策略第16-18页
        1.3.1 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第16-17页
        1.3.2 染料敏化半导体材料第17页
        1.3.3 复合材料第17-18页
    1.4 单质铋的结构、性质与制备方法第18-22页
        1.4.1 单质铋的结构与性质第18页
        1.4.2 单质铋的常见制备方法第18-22页
    1.5 其它铋基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质与制备方法第22-24页
        1.5.1 铋的氧化物第22页
        1.5.2 铋的卤化物第22-23页
        1.5.3 其它铋的化合物第23-24页
    1.6 铋基纳米材料的主要应用第24-25页
        1.6.1 光催化环境污染物的消除和控制第24页
        1.6.2 光解水制氢领域第24-25页
        1.6.3 光电催化领域第25页
    1.7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5页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高活性Bi@SiO_2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7-46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2.2.1 实验仪器第28页
        2.2.2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2.3 实验步骤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44页
        2.3.1 Bi@SiO_2纳米颗粒的合成第29-33页
        2.3.2 Bi@SiO_2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第33-36页
        2.3.3 Bi@SiO_2纳米颗粒的热催化性能研究第36-40页
        2.3.4 Bi@SiO_2纳米颗粒的可见光降解性能研究第40-43页
        2.3.5 Bi@SiO_2纳米颗粒的可见光降解机理研究第43-44页
    2.4 小结与展望第44-46页
第3章 铋纳米线的低温可控合成、生长机理及可见光催化机理研究第46-67页
    3.1 前言第46-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3.2.1 实验仪器第47页
        3.2.2 实验试剂第47页
        3.2.3 实验步骤第47-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66页
        3.3.1 铋纳米线的合成第48-56页
        3.3.2 铋纳米线的合成机理第56-58页
        3.3.3 铋纳米线的光学性能第58-59页
        3.3.4 铋纳米线的热稳定性能第59页
        3.3.5 铋纳米线在可见光下降解RhB的性能研究第59-64页
        3.3.6 铋纳米线在可见光下降解无色有机物的性能研究第64-65页
        3.3.7 铋纳米线在可见光下降解BPA的机理研究第65-66页
    3.4 小结与展望第66-67页
第4章 铋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7-83页
    4.1 前言第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69页
        4.2.1 实验仪器第67-68页
        4.2.2 实验试剂第68页
        4.2.3 实验步骤第68-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82页
        4.3.1 铋纳米片的合成第69-75页
        4.3.2 铋纳米片的热稳定性能第75-76页
        4.3.3 铋纳米片的可见光降解性能第76-80页
        4.3.4 铋纳米片的降解机理第80-82页
    4.4 小结与展望第82-83页
第5章 Bi/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第83-112页
    5.1 前言第83-84页
    5.2 实验部分第84-85页
        5.2.1 实验仪器第84页
        5.2.2 实验试剂第84页
        5.2.3 实验步骤第84-8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5-111页
        5.3.1 Bi/BiOCl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第85-97页
        5.3.2 Bi/BiOCl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第97-101页
        5.3.3 Bi/BiOCl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质第101-102页
        5.3.4 Bi/BiOCl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第102-111页
    5.4 小结与展望第111-112页
第6章 原位光还原yolk-shell Bi/BiOCl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无色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第112-135页
    6.1 前言第112-113页
    6.2 实验部分第113-114页
        6.2.1 实验仪器第113页
        6.2.2 实验试剂第113页
        6.2.3 实验步骤第113-11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4-134页
        6.3.1 Yolk-shell BiOCl的合成第114-126页
        6.3.2 Yolk-shell BiOCl的光学性质第126-127页
        6.3.3 Yolk-shell BiOCl的合成机理第127-128页
        6.3.4 Yolk-shell BiOCl在可见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第128-134页
    6.4 小结与展望第134-135页
结论与展望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60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新型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及蛋白转运
下一篇:遗传编码核糖核酸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