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7-30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 | 第32-47页 |
2.1 交易费用理论与产学研合作 | 第32-33页 |
2.2 创新理论与产学研合作 | 第33-35页 |
2.3 战略联盟理论与产学研合作 | 第35-38页 |
2.4 三螺旋理论与产学研合作 | 第38-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 第47-69页 |
3.1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47-55页 |
3.2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 | 第55-61页 |
3.3 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机制 | 第61-65页 |
3.4 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机制 | 第65-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 第69-77页 |
4.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第69-70页 |
4.2 产学研合作成效 | 第70-74页 |
4.3 产学研合作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及影响因素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 第77-93页 |
5.1 理论假设 | 第78-80页 |
5.2 数据与基本模型 | 第80-86页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86-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3页 |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测算及改进 | 第93-110页 |
6.1 研究行业与指标选择 | 第93-98页 |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98-99页 |
6.3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 第99-101页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01-10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7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国际经验启示 | 第110-133页 |
7.1 美国产学研合作分析 | 第110-114页 |
7.2 英国产学研合作分析 | 第114-118页 |
7.3 日本产学研合作分析 | 第118-121页 |
7.4 台湾产学研合作分析 | 第121-126页 |
7.5 国际经验启示 | 第126-131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8页 |
8.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3-136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7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57-158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重要工作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