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调整法的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调整法的思想萌芽 | 第9页 |
1.1.2 调整法的发展 | 第9页 |
1.1.3 调整法的建立 | 第9-10页 |
1.2 调整法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3 调整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调整法的基础知识考点归纳 | 第12-20页 |
2.1 局部调整法概述 | 第12-16页 |
2.1.1 局部调整法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2 局部调整法的一般形式 | 第13-16页 |
2.2 局部调整法定理 | 第16-20页 |
第三章 常用局部调整法问题的解题策略 | 第20-34页 |
3.1 局部调整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 第20-31页 |
3.1.1 对于不等式中的任意两个自变量之间调整的问题 | 第20-22页 |
3.1.2 对于不等式中的两个特定自变量之间调整的问题 | 第22-23页 |
3.1.3 对于不等式中的多变量之间调整的问题 | 第23-24页 |
3.1.4 对于不等式中其他情形的局部调整问题 | 第24-26页 |
3.1.5 对于三角函数不等式中的问题 | 第26-31页 |
3.2 局部调整法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3.3 局部调整法在图论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局部调整法解不等式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 第34-43页 |
4.1 局部调整法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4.1.1 学生对调整法证明不等式的认识 | 第34-36页 |
4.1.2 学生对调整法证明不等式难易程度的感受 | 第36-38页 |
4.1.3 关于学生学习调整法证明不等式的方式的调查 | 第38-39页 |
4.1.4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感受 | 第39-40页 |
4.2 调整法证明不等式题型的课堂教学 | 第40-41页 |
4.3 调整法证明不等式教学建议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