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概述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渗透压胁迫对微生物生理状态和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12-14页 |
·微生物抵御渗透压胁迫的耐受与响应机制 | 第14-20页 |
·调控微生物耐受高渗透压优化发酵过程 | 第20-22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调控光滑球拟酵母耐受高渗透压优化发酵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高渗胁迫对光滑球拟酵母转录组的影响 | 第24-40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菌种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渗透压测定 | 第25页 |
·RNA 的提取与表达谱芯片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36页 |
·转录组概况概述 | 第26页 |
·GO 功能富集分析 | 第26-29页 |
·糖酵解途径中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29-30页 |
·三羧酸途径中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0-31页 |
·磷酸戊糖途径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1-32页 |
·氧化磷酸化途径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2-34页 |
·信号转导途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4页 |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4-35页 |
·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中心代谢途径 | 第36-37页 |
·能量代谢途径 | 第37页 |
·液泡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高渗胁迫对光滑球拟酵母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第40-52页 |
·前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菌种 | 第40-41页 |
·培养基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二维电泳 | 第41-43页 |
·基于iTRAQ 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43页 |
·渗透压测定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50页 |
·光滑球拟酵母蛋白质组概况 | 第43-45页 |
·GO 功能富集分析 | 第45-47页 |
·中心代谢途径的差异蛋白分析 | 第47-48页 |
·能量代谢途径的差异蛋白分析 | 第48-49页 |
·其他代谢途径的差异蛋白分析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脯氨酸保护光滑球拟酵母抵御渗透压胁迫 | 第52-62页 |
·前言 | 第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菌种 | 第52页 |
·培养基 | 第52-53页 |
·培养条件 | 第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渗透压测定 | 第53页 |
·结果 | 第53-58页 |
·渗透压的升高抑制光滑球拟酵母的生长 | 第53-54页 |
·高渗胁迫对光滑球拟酵母细胞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脯氨酸促进高渗胁迫下细胞的生长 | 第55-56页 |
·高渗条件下胞外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 第56-57页 |
·脯氨酸保护光滑球拟酵母促进丙酮酸的生产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精氨酸保护光滑球拟酵母抵御渗透压胁迫 | 第62-72页 |
·前言 | 第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62-63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63页 |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第63页 |
·发酵液渗透压的测定 | 第63页 |
·胞内和液泡精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63-64页 |
·定量PCR | 第64页 |
·结果 | 第64-69页 |
·添加精氨酸对高渗条件下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64-65页 |
·高渗条件下外源精氨酸对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的影响 | 第65-66页 |
·高渗胁迫对精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66-67页 |
·在T. glabrata 中过量表达ARG2 和ARG5 基因 | 第67页 |
·工程菌ARG++解除了反馈抑制在胞内积累精氨酸 | 第67-68页 |
·光滑球拟酵母胞内积累精氨酸 | 第68页 |
·ARG++发酵生产丙酮酸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形成水的NADH 氧化酶保护光滑球拟酵母抵御高渗胁迫 | 第72-82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73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73-74页 |
·酶测定 | 第74页 |
·ROS 的测定 | 第74页 |
·胞内水含量的测定 | 第74页 |
·细胞体积和形状 | 第74页 |
·发酵液渗透压的测定 | 第74页 |
·结果 | 第74-80页 |
·在T. glabrata △ura3 中表达来源于L. lactis 的noxE 基因 | 第74-75页 |
·高渗条件下异源表达NOX 提高细胞生长速率 | 第75-76页 |
·表达noxE 对胞内环境和细胞体积的影响 | 第76页 |
·表达异源的noxE 加强水合成相关途径 | 第76-79页 |
·ROS 含量与渗透压的关系 | 第79页 |
·NOX 发酵生产丙酮酸 | 第79-80页 |
·讨论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2页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103页 |
附录 Ⅱ:缩略语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