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3 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8页 |
2 习近平人才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18-33页 |
2.1 习近平人才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8-22页 |
2.1.1 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对人才的需要 | 第18-19页 |
2.1.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 第19-20页 |
2.1.3 新形势下人才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20-22页 |
2.2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思想渊源 | 第22-3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2.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才思想为习近平人才思想提供了营养 | 第29-33页 |
3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第33-38页 |
4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8-54页 |
4.1 充分肯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 第38-40页 |
4.1.1 中国梦的实现关键是人才的储备 | 第38页 |
4.1.2 创新的驱动实质是人才的驱动 | 第38-39页 |
4.1.3 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 第39-40页 |
4.2 提出了人才标准 | 第40-44页 |
4.2.1 理想信念坚定 | 第40-41页 |
4.2.2 德才兼备、品德为先 | 第41-42页 |
4.2.3 心系人民、服务人民 | 第42-43页 |
4.2.4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 第43页 |
4.2.5 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 第43-44页 |
4.3 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 | 第44-48页 |
4.3.1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44-46页 |
4.3.2 发挥教育对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 第46页 |
4.3.3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 第46-47页 |
4.3.4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统一 | 第47-48页 |
4.4 建立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第48-51页 |
4.4.1 以德才兼备、品德为先为选人用人第一导向 | 第48-49页 |
4.4.2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 | 第49-50页 |
4.4.3 坚守“三严”标准 | 第50-51页 |
4.5 提出了人才管理的方法 | 第51-54页 |
4.5.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 第51-52页 |
4.5.2 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用人主体的自主权 | 第52页 |
4.5.3 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化和社会化人才管理体系 | 第52-54页 |
5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第54-61页 |
5.1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54-57页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 第54-55页 |
5.1.2 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 | 第55-56页 |
5.1.3 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才思想 | 第56-57页 |
5.2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57-61页 |
5.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 | 第57-58页 |
5.2.2 为新形势下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明方向 | 第58页 |
5.2.3 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 第58-59页 |
5.2.4 为当下的人才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