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夏河县冬季和夏季牧场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9页
    1.1 引言第7页
    1.2 文献综述第7-9页
        1.2.1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第7-8页
        1.2.2 地形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第8-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调查采样及分析方法第9-1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9-10页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9页
        2.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第9-10页
    2.2 实验设计及土壤样品采集与化验分析第10-13页
        2.2.1 实验设计第10页
        2.2.2 土壤样品采集第10-12页
        2.2.3 化验分析第12-13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3-35页
    3.1 数据处理第13页
        3.1.1 异常值的判定与剔除第13页
        3.1.2 正态分布检验第13页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3-16页
    3.3 冬夏牧场土壤各指标平均值比较分析第16-18页
    3.4 土壤有机碳、养分、颗粒组成及地下生物量相关性分析第18-20页
    3.5 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养分、颗粒组成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20-23页
        3.5.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与海拔相关性分析第20-21页
        3.5.2 土壤无机氮、速效磷与海拔相关性分析第21-22页
        3.5.3 土壤颗粒组成、地下生物量与海拔相关性分析第22-23页
    3.6 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养分、颗粒组成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23-26页
        3.6.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与坡度相关性分析第23-24页
        3.6.2 土壤无机氮、速效磷与坡度相关性分析第24-25页
        3.6.3 土壤颗粒组成、地下生物量与坡度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3.7 有机碳与地下生物量、土壤颗粒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3.8 土壤全氮、全磷与地下生物量及有机碳相关性分析第27-29页
    3.9 多元回归分析第29-35页
        3.9.1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目标第30-31页
        3.9.2 根据所得方程要达到显著性要求且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率高第31-3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5-38页
    4.1 结论第35-36页
    4.2 研究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小学是否应该实行寄宿制的案例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
下一篇:新课改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以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教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