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 第10-11页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页 |
1.3.2 研究边界 | 第10-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寄宿制产生的背景及我国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22-28页 |
2.1 寄宿制产生的背景 | 第22-23页 |
2.1.1 国外寄宿制的滥觞 | 第22-23页 |
2.1.2 我国寄宿制的沿革 | 第23页 |
2.2 我国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23-28页 |
2.2.1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萌芽阶段(1949—1978年) | 第23-24页 |
2.2.2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形成阶段(1978—1986年) | 第24-25页 |
2.2.3 寄宿制办学的推广阶段(1987—2000年) | 第25页 |
2.2.4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阶段(2001—2007年) | 第25-26页 |
2.2.5 寄宿制的均衡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太白县小学实行寄宿制的基本情况 | 第28-38页 |
3.1 太白县基本情况概述 | 第28页 |
3.1.1 太白县基本状况简介 | 第28页 |
3.1.2 太白县教育发展状况简介 | 第28页 |
3.2 太白县学校实行寄宿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8-32页 |
3.2.1 太白县学校实行寄宿制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3.2.2 太白县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现状 | 第30-32页 |
3.3 太白县举办寄宿制学校的主要做法 | 第32-38页 |
3.3.1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 第32页 |
3.3.2 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 第32-33页 |
3.3.3 宣传动员,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 第33页 |
3.3.4 政策推动,提供有力办学保障 | 第33-34页 |
3.3.5 注重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 第34-35页 |
3.3.6 尽职尽责,确保在校学生安全 | 第35页 |
3.3.7 强化管理,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太白县小学实行寄宿制的成效分析 | 第38-44页 |
4.1 调研过程与方法 | 第38-39页 |
4.2 调查结果中关于成效的积极评价分析 | 第39-41页 |
4.2.1 寄宿制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 第39页 |
4.2.2 寄宿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成绩得到了提高 | 第39页 |
4.2.3 寄宿制使学生具备了更强的安全防范意识 | 第39-40页 |
4.2.4 寄宿制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 第40页 |
4.2.5 寄宿制培育了学生感恩之心 | 第40-41页 |
4.2.6 寄宿制填补了学生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 第41页 |
4.3 调查结果中关于成效的消极评价分析 | 第41-44页 |
4.3.1 寄宿制小学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存在一定亲情缺失 | 第41-42页 |
4.3.2 寄宿制滋生了家长的依赖心理,其教育子女意识淡薄 | 第42页 |
4.3.3 寄宿制小学学生食宿管理存在不足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山区小学是否应该实行寄宿制的评价 | 第44-48页 |
5.1 山区小学实行寄宿制利大于弊 | 第44-46页 |
5.1.1 寄宿制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能 | 第44页 |
5.1.2 寄宿制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减少贫困山区辍学率与流失率 | 第44-45页 |
5.1.3 寄宿制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 第45页 |
5.1.4 寄宿制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第45页 |
5.1.5 正确看待寄宿制,其存在的弊端可以得到改善 | 第45-46页 |
5.2 山区群众希望学校实行寄宿制 | 第46-48页 |
5.2.1 留守儿童增多,家长希望学校实行寄宿制 | 第46页 |
5.2.2 观念转变,家长积极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 | 第46-47页 |
5.2.3 惠民政策落实,家长乐于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山区小学实行寄宿制应注意的问题 | 第48-52页 |
6.1 山区县应合理规划,学校应逐步实行寄宿制 | 第48页 |
6.2 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项资金 | 第48页 |
6.3 学校应完善管理制度,注重管理方法 | 第48-49页 |
6.4 家长应加强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