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7-18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8-20页 |
2.1.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20页 |
2.2 并购概述 | 第20-24页 |
2.2.1 并购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并购的绩效概述 | 第21页 |
2.2.3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2.2.4 EVA绩效评价指标 | 第22-24页 |
2.3 并购动因理论 | 第24-27页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4-25页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5页 |
2.3.3 市场进入模式理论 | 第25-27页 |
3 L公司并购G公司案例概况 | 第27-34页 |
3.1 L公司并购G公司案例双方概况 | 第27-29页 |
3.1.1 L公司概况 | 第27-28页 |
3.1.2 G公司概况 | 第28-29页 |
3.2 L公司并购G公司的动因 | 第29-31页 |
3.2.1 进入智能手机的全球成熟市场 | 第29页 |
3.2.2 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 第29-30页 |
3.2.3 获得大量专利资源和研发技术 | 第30页 |
3.2.4 拓宽海外运营渠道及合作关系 | 第30-31页 |
3.3 L公司并购G公司的支付方式选择与评价 | 第31-34页 |
3.3.1 多元化混合支付方式选择 | 第31页 |
3.3.2 多元化混合支付方案介绍 | 第31-32页 |
3.3.3 混合支付方式的评价 | 第32-34页 |
4 L公司并购G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 | 第34-58页 |
4.1 L公司并购G公司的传统财务绩效指标评价 | 第34-47页 |
4.1.1 L公司并购G公司的盈利能力 | 第34-37页 |
4.1.2 L公司并购G公司的偿债能力 | 第37-40页 |
4.1.3 L公司并购G公司的营运能力 | 第40-43页 |
4.1.4 L公司并购G公司的发展能力 | 第43-47页 |
4.2 L公司并购G公司的EVA评价 | 第47-57页 |
4.2.1 L公司EVA的会计调整 | 第47-51页 |
4.2.2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第51-54页 |
4.2.3 计算L公司EVA | 第54-55页 |
4.2.4 EVA相关指标分析 | 第55-57页 |
4.3 L公司并购G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结果 | 第57-58页 |
5 L公司并购G公司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58-68页 |
5.1 L公司并购G公司的问题分析 | 第58-64页 |
5.1.1 并购前期准备不充分 | 第58-59页 |
5.1.2 并购费用及后期整合费用过高 | 第59-61页 |
5.1.3 L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导致偿债能力低 | 第61-62页 |
5.1.4 G公司大幅亏损影响L公司盈利能力 | 第62-63页 |
5.1.5 L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存在问题 | 第63-64页 |
5.2 L公司并购G公司后财务绩效下滑的对策建议 | 第64-68页 |
5.2.1 降低成本及费用支出提高盈利能力 | 第64-65页 |
5.2.2 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 第65页 |
5.2.3 加快产品业务更新转型增强发展潜力 | 第65-66页 |
5.2.4 拓展市场及销售渠道增大发展空间 | 第66-67页 |
5.2.5 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市场环境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