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大气作用下黄土路基水分场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16页
2 蒸发理论及土水特征曲线第16-23页
    2.1 土体蒸发理论第16-18页
        2.1.1 土体蒸发的三个阶段第16页
        2.1.2 土体蒸发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1.3 常见的蒸发模型第17-18页
    2.2 土体水分运动方程第18-19页
    2.3 基质吸力第19页
    2.4 土-水特征曲线第19-22页
        2.4.1 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方法第19-20页
        2.4.2 土-水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第20-21页
        2.4.3 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室外蒸发试验方案第23-32页
    3.1 试验目的第23页
    3.2 试验概况第23页
    3.3 试验器材第23-25页
    3.4 基本物理参数测定第25-28页
        3.4.1 液塑限试验第25-27页
        3.4.2 击实试验第27-28页
        3.4.3 渗透试验第28页
    3.5 室外蒸发试验方案第28-31页
        3.5.1 土样制备第28-30页
        3.5.2 室外蒸发试验方案设计第30-31页
    3.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室外蒸发试验结果分析第32-60页
    4.1 黄土土样温度场变化第33-42页
        4.1.1 温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第37-38页
        4.1.2 温度随压实度的变化规律第38-39页
        4.1.3 温度随室外蒸发天数的变化规律第39-42页
    4.2 黄土土样水分场变化第42-53页
        4.2.1 含水率随压实度的变化规律第44-48页
        4.2.2 含水率随初始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第48-50页
        4.2.3 含水率随室外蒸发天数的变化规律第50-53页
    4.3 水分场敏感性因素分析第53-56页
        4.3.1 压实度和初始体积含水率两因素的比较第53-54页
        4.3.2 大气作用和压实度两因素的比较第54页
        4.3.3 大气作用和初始体积含水率两因素的比较第54-56页
    4.4 非饱和黄土土样蒸发强度变化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大气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路基数值分析第60-71页
    5.1 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仿真软件介绍第60-61页
    5.2 计算模型第61-62页
        5.2.1 几何模型第61页
        5.2.2 材料参数设定第61页
        5.2.3 网格划分第61-62页
        5.2.4 计算模块及参数设置第62页
    5.3 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第62-70页
        5.3.1 连续日照5天第62-66页
        5.3.2 日照1天+降雨2小时第66-68页
        5.3.3 日照1天+降雨4小时第68-69页
        5.3.4 日照2天+降雨2小时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既有铁路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承载力计算及维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