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课堂评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 第10页 |
1.1.2 小学课堂评价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4.1 评价 | 第11-12页 |
1.4.2 课堂评价 | 第12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5.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7-18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6.1 文献法 | 第18页 |
1.6.2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1.6.3 访谈法 | 第18页 |
1.6.4 观察法 | 第18页 |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1.7.1 研究重点 | 第18页 |
1.7.2 研究难点 | 第18-19页 |
1.7.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小学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 | 第20-30页 |
2.1 调查设计 | 第20-21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2.1.3 调查内容 | 第20页 |
2.1.4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2.1.5 调查实施 | 第20-21页 |
2.2 调查结果 | 第21-30页 |
2.2.1 课堂评价目标现状 | 第21页 |
2.2.2 课堂评价方法现状 | 第21-22页 |
2.2.3 课堂评价内容现状 | 第22-23页 |
2.2.4 课堂评价对象现状 | 第23-25页 |
2.2.5 课堂评价标准现状 | 第25-26页 |
2.2.6 课堂评价主体现状 | 第26-27页 |
2.2.7 课堂评价反馈现状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小学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3.1 课堂评价目标模糊不清 | 第30页 |
3.2 课堂评价方法不够多样 | 第30-31页 |
3.3 课堂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 第31-32页 |
3.4 课堂评价对象范围小 | 第32-33页 |
3.5 课堂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 第33-34页 |
3.6 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少 | 第34页 |
3.7 课堂评价反馈不够科学 | 第34-38页 |
3.7.1 评价反馈形式单一 | 第35页 |
3.7.2 评价反馈语言不够具体 | 第35-36页 |
3.7.3 评价反馈时机把握不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小学课堂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2页 |
4.1 学校考核标准过于功利化 | 第38页 |
4.2 学校缺乏对教师的专项培训 | 第38-39页 |
4.3 教师受应试课堂评价观的束缚 | 第39页 |
4.4 教师对课堂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9-41页 |
4.4.1 课前准备不充分 | 第40页 |
4.4.2 课后对评价的反思较少 | 第40-41页 |
4.5 教师课堂评价技能的欠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改进小学课堂评价问题的策略 | 第42-50页 |
5.1 学校改变对教师的考核标准 | 第42页 |
5.2 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专项培训 | 第42-43页 |
5.3 教师加强对课堂评价的重视 | 第43-44页 |
5.3.1 课前积极预设评价目标 | 第43页 |
5.3.2 课后积极反思与总结 | 第43-44页 |
5.4 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 第44-45页 |
5.5 教师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取向 | 第45-48页 |
5.5.1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第45页 |
5.5.2 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 第45-46页 |
5.5.3 实现评价对象范围的扩大化 | 第46页 |
5.5.4 实现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 第46-47页 |
5.5.5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47页 |
5.5.6 实现反馈形式的多样化 | 第47-48页 |
5.6 教师提高课堂评价技能 | 第48-50页 |
5.6.1 语言技能 | 第48-49页 |
5.6.2 应变技能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附录A 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56-60页 |
附录B 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访谈提纲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