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Rh(COD)Cl]2/C的制备及催化双戊烯脱氢反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工业双戊烯及其衍生物第13-15页
        1.1.1 双戊烯概述第13页
        1.1.2 双戊烯理化性质第13-14页
        1.1.3 双戊烯及其衍生物应用第14-15页
    1.2 双戊烯脱氢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不同催化剂下的双戊烯脱氢机理第15-17页
        1.2.2 国外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3 国内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 脱氢催化剂研究概况第20-22页
        1.3.1 贵金属催化剂第21页
        1.3.2 CrO_x催化剂第21-22页
        1.3.3 VO_x催化剂第22页
        1.3.4 其它催化剂体系第22页
    1.4 Rh催化剂研究概况第22-24页
        1.4.1 均相Rh催化剂第23-24页
        1.4.2 多相Rh催化剂第24页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3页
    2.1 [Rh(COD)Cl]_2/C制备的主要试剂、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2.1 活性炭载体预处理第28页
        2.2.2 [Rh(COD)Cl]_2/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步骤第28页
        2.2.3 RhCl(PPh_3)_3/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步骤第28-29页
        2.2.4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9页
    2.3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第29-31页
        2.3.1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第29-30页
        2.3.2 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第30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0页
        2.3.4 热重分析法(TG-DTG)第30-31页
    2.4 原料及加氢产物分析第31-33页
        2.4.1 气相色谱分析(GC)第31-32页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第32-33页
第三章 [Rh(COD)Cl]_2/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33-59页
    3.1 原料及其脱氢产物的测定第33-34页
    3.2 实验数据处理第34-35页
    3.3 前期实验探索第35-37页
        3.3.1 配体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3.2 载体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4 [Rh(COD)Cl]_2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7-45页
        3.4.1 COD/Rh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4.2 回流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4.3 回流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4 适宜制备条件的确定第41-45页
        3.4.5 重现实验第45页
    3.5 活性前体[Rh(COD)Cl]_2的相关表征第45-47页
        3.5.1 FT-IR第45-46页
        3.5.2 XPS第46-47页
    3.6 HNO_3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7-49页
    3.7 Rh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3.8 超声功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3.9 超声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10 适宜工艺条件的确定第53-57页
    3.11 重现实验第57-58页
    3.12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工业双戊烯脱氢工艺条件的优化第59-75页
    4.1 反应温度对双戊烯脱氢反应的影响第59-60页
    4.2 催化剂用量对双戊烯脱氢反应的影响第60-61页
    4.3 反应时间对双戊烯脱氢反应的影响第61-63页
    4.4 适宜制备条件的确定第63-65页
    4.5 重现实验第65-66页
    4.6 催化剂寿命考察第66-68页
    4.7 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第68-69页
    4.8 [Rh(COD)Cl]_2/C催化剂的相关表征第69-73页
        4.8.1 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BET)第69-70页
        4.8.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70-71页
        4.8.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71-72页
        4.8.4 同步热分析仪(TG-DTG)第72-73页
    4.9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结论第75-77页
    5.1 本论文结论第75-76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76页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附录A 发表文章及荣誉第89-91页
附录B 双戊烯脱氢原料及产物GC-MS分析结果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n-SAPO-34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硼/硅酸盐多级多孔微球水热合成及吸附有机染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