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9-1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2章 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现状调查 | 第13-20页 |
2.1 调查目的 | 第13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13页 |
2.2.1 被试选择 | 第13页 |
2.2.2 问卷的编制 | 第13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13-20页 |
2.3.1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3-17页 |
2.3.2 调查总结 | 第17-20页 |
第3章 问题串的教学设计 | 第20-38页 |
3.1 问题串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3.1.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20页 |
3.1.2 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理论 | 第20页 |
3.1.3 布鲁姆特纳教学提问模式 | 第20页 |
3.1.4 变式教学理论 | 第20-21页 |
3.1.5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1页 |
3.2 问题串的概念及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23页 |
3.2.1 问题串的概念 | 第21-22页 |
3.2.2 问题串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3.3 问题串设计的基本的形式 | 第23-31页 |
3.3.1 对比式问题串 | 第24-26页 |
3.3.2 延伸式问题串 | 第26-27页 |
3.3.3 递进式问题串 | 第27-28页 |
3.3.4 并列式问题串 | 第28-29页 |
3.3.5 发散式问题串 | 第29-31页 |
3.4 问题串在不同课型教学中的应用 | 第31-34页 |
3.4.1 问题串在数学概念课上的运用 | 第31页 |
3.4.2 问题串在数学命题课上的运用 | 第31-32页 |
3.4.3 问题串在数学解题课上的运用 | 第32-33页 |
3.4.4 问题串在数学复习课上的运用 | 第33-34页 |
3.5 问题串的教学策略 | 第34-38页 |
3.5.1 通过钻研教材或教参进行改编设计问题串 | 第34-35页 |
3.5.2 根据教学情境设置趣味或贴近生活的问题串 | 第35页 |
3.5.3 通过习题或试题进行改编设计问题串 | 第35-36页 |
3.5.4 由课堂或课后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改编设计问题串 | 第36-38页 |
第4章 问题串的教学实践 | 第38-49页 |
4.1 研究过程设计 | 第38-39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4.1.2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4.2 研究案例分析 | 第39-45页 |
4.3 实践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4.3.1 成绩分析 | 第45-47页 |
4.3.2 问卷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反思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 第53-55页 |
附录B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