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1.1 蚕豆种质资源概述 | 第13-18页 |
1.1.1 蚕豆的起源与分类 | 第13-15页 |
1.1.2 蚕豆的生产和分布 | 第15-17页 |
1.1.3 蚕豆的开发与利用 | 第17-18页 |
1.2 蚕豆育种及生产现状 | 第18-19页 |
1.3 蚕豆SSR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蚕豆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4.1 遗传连锁图谱概述 | 第20-21页 |
1.4.2 蚕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第21-23页 |
1.5 蚕豆品种指纹图谱和纯度鉴定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蚕豆遗传连锁图谱加密 | 第26-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2.1.2 SSR引物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1 蚕豆基因组DNA的获取 | 第26-27页 |
2.2.2 PCR扩增反应 | 第27页 |
2.2.3 扩增产物检测 | 第27-28页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3.1 双亲间多态性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28-29页 |
2.3.2 蚕豆遗传连锁图谱加密 | 第29-31页 |
2.3.3 加密遗传连锁图谱中偏分离标记分析 | 第31-34页 |
2.4 讨论 | 第34-37页 |
2.4.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第34-35页 |
2.4.2 偏分离现象分析 | 第35页 |
2.4.3 加密后的蚕豆遗传连锁图谱 | 第35-37页 |
第三章 48个蚕豆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 第37-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3.1.1 参试品种 | 第37-38页 |
3.1.2 SSR引物来源 | 第38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3.2.1 蚕豆DNA提取与检测 | 第38-39页 |
3.2.2 PCR扩增 | 第39页 |
3.2.3 PCR检测 | 第39页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0页 |
3.3.1 核心引物筛选 | 第39-41页 |
3.3.2 核心引物多态性分析 | 第41页 |
3.3.3 48 个参试品种聚类、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3.3.4 48 个蚕豆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 第43-50页 |
3.4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核心SSR引物在蚕豆品种纯度检测上的应用 | 第51-5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4.1.1 供试样品 | 第51页 |
4.1.2 核心引物 | 第5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4.2.1 DNA提取与检测 | 第51页 |
4.2.2 PCR扩增 | 第51页 |
4.2.3 PCR检测 | 第51页 |
4.2.4 数据统计 | 第51-52页 |
4.2.5 纯度计算 | 第5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4.4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