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自然常识论文

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石河子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第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9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19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第19页
        (一)研究重难点第19页
        (二)研究创新第19页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2页
        (一)概念界定第19-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22-28页
    一、研究思路第22页
    二、研究方法第22页
        (一)课堂观察法第22页
        (二)访谈法第22页
    三、研究对象及课例第22-24页
        (一)研究对象第22-23页
        (二)研究课例第23-24页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简介第24-28页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编码方式第24-26页
        (二)基于ITIAS的课堂教学比率分类第26-27页
        (三)课堂教学行为编码的信度检验第27-28页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研究分析第28-41页
    一、课堂语言结构分析第28-34页
        (一)师生言语分析第28-30页
        (二)教师提问分析第30-34页
    二、师生课堂情感分析第34-36页
        (一)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对比第34页
        (二)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第34-36页
    三、课堂沉寂分析第36-37页
    四、教学技术使用分析第37-38页
    五、小结第38-41页
        (一)对两种课型相同问题的反思第39页
        (二)对两种课型不同问题的反思第39-41页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第41-46页
    一、共性问题的改善策略第41-42页
        (一)采用多元的积极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41页
        (二)把控课堂大方向,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第41-42页
        (三)用教学观念指导其教学行为第42页
    二、差异性问题的改善策略第42-46页
        (一)小学科学实验型课程教学的改善策略第42-44页
        (二)小学科学结合型课程教学的改善策略第44-46页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附件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基于课堂视频分析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小学教师教学体态语应用问题研究--基于承德市兴隆县X小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