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一、缘起第8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8-15页
    三、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观点第15-17页
第一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背景第17-24页
    一、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第17-20页
        (一)宦官监军的历史沿革第17-18页
        (二)藩镇割据与朝廷对策第18-20页
    二、宦官势力发展与宦官监军设立第20-21页
    三、从御史监军到宦官监军第21-24页
第二章 唐代藩镇监军使院的形成第24-35页
    一、为监军铸印第24-25页
    二、独辟府院第25-26页
    三、形成一定的职官体系第26-35页
        (一)监军宦官的品阶第27-29页
        (二)宦官监军僚佐第29-35页
第三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实际运行第35-51页
    一、宦官监军权过节度第35-37页
    二、宦官监军的军事职能突出第37-40页
    三、宦官监军与中央关系密切第40-45页
        (一)与中央宦官之间的关系第40-41页
        (二)中央朝臣奏罢监军第41-43页
        (三)监军宦官在中央第43-45页
    四、特殊名义下的“监军”第45-51页
        (一)观军容使第45-46页
        (二)都监第46-48页
        (三)招讨宣慰等使第48-51页
第四章 唐代宦官监军与藩镇节度使的关系第51-62页
    一、河朔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第51-53页
    二、宣武、昭义、忠武等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第53-59页
    三、其他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第59-62页
第五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影响第62-70页
    一、积极影响第62-65页
        (一)职能承担的作用第63-64页
        (二)实际运行中的作用第64-65页
    二、消极影响第65-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唐时期龟兹地区佛教文化地理研究
下一篇:唐代考课制度运行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