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考课制度运行方式探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14页
    一、学术史回顾第7-10页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0-11页
        (一)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页
    三、主要观点第11-14页
第一章 唐代考课制度的确立第14-26页
    一、唐代以前考课制度的演变第14-19页
    二、唐代考课制度的确立第19-26页
第二章 唐代考课制度的运行方式第26-45页
    一、应考者呈送考状——《唐开元五年考状草》所见考状特征第26-28页
    二、县官的考课方式第28-35页
        (一)考官以州级官员为主第28-32页
        (二)运行中的定等方式第32-35页
    三、刺史的考课方式第35-40页
    四、中央官的考课方式第40-45页
第三章 唐代考课制度运行方式的变化第45-60页
    一、考课运行方式中评判标准的变化第45-50页
        (一)以户口和田地数为重第45-47页
        (二)以“税钱”、“征办先期”为重第47-50页
    二、“李渤上书”反映的京官考课程序问题第50-55页
    三、德政碑所见官员政绩与考绩第55-60页
第四章 唐代考课制度运行中的官员升黜与士人心态第60-70页
    一、考绩对官员升黜的影响第60-66页
        (一)考绩对官员职务的直接影响第60-63页
        (二)考绩通过铨选影响第63-66页
    二、考课制度运行方式下的士人心态第66-70页
        (一)考官心态第66-67页
        (二)应考者心态第67-70页
第五章 唐代考课制度运行方式的影响第70-79页
    一、对官员选拔的影响第70-73页
        (一)整肃官员第70-72页
        (二)提高官员治理能力第72-73页
    二、对官场风气的影响第73-7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9-83页
后记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研究
下一篇:唐代横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