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页 |
1.2 LDHs的组成与结构 | 第11-12页 |
1.3 LDHs薄膜的性质 | 第12-13页 |
1.3.1 层板金属离子可调变性 | 第12页 |
1.3.2 层间离子可交换性 | 第12页 |
1.3.3 记忆效应 | 第12页 |
1.3.4 热稳定性 | 第12-13页 |
1.4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4.1 原位合成法 | 第13页 |
1.4.2 物理沉积法 | 第13-14页 |
1.5 LDHs薄膜的应用 | 第14-16页 |
1.5.1 作为防腐蚀涂料的超疏水薄膜 | 第14-15页 |
1.5.2 用于光学、电器和磁性器件的功能材料 | 第15页 |
1.5.3 薄膜催化 | 第15页 |
1.5.4 其他应用 | 第15-16页 |
1.6 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和创新点 | 第16页 |
1.6.1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 第16页 |
1.6.2 创新点 | 第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原位生长法制备LDHs薄膜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2.2.2 制备LDHs薄膜 | 第21-22页 |
2.2.3 表征手段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1页 |
2.3.1 结晶性与物相分析 | 第23-25页 |
2.3.2 形貌分析 | 第25-31页 |
2.4 小结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涂覆法制备LDHs薄膜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3.2.2 制备LDHs薄膜 | 第35-36页 |
3.2.3 表征手段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结晶性与物相分析 | 第36-39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39-41页 |
3.3.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1-43页 |
3.4 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掺铁LDHs薄膜的制备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5-46页 |
4.2.2 制备掺铁LDHs薄膜 | 第46页 |
4.2.3 表征手段 | 第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4.3.1 结晶性与物相分析 | 第46-51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51-54页 |
4.3.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8-74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8-59页 |
5.2.2 光催化实验 | 第59页 |
5.2.3 无纺布基体LDHs薄膜的制备 | 第59-60页 |
5.2.4 表征手段 | 第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2页 |
5.3.1 LDHs薄膜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67页 |
5.3.1.1 原位法制备的LDHs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5.3.1.2 涂覆法制备的LDHs薄膜的光催化 | 第65-67页 |
5.3.2 铁离子掺杂改性LDHs薄膜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7页 |
5.3.3 Ag离子协同作用对LDHs薄膜光催化的影响 | 第67-69页 |
5.3.4 光催化剂稳定性 | 第69-72页 |
5.4 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