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国内外生成性教学研究与现状述评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三) 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课题的提出:基于理论、实践的需要 | 第13-14页 |
二、关于生成性教学 | 第14-17页 |
(一)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阐释 | 第14页 |
(二) 生成性教学的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三)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三、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17-32页 |
(一) 生成性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17-27页 |
1. 知识生成需要教师营造“生成场” | 第17-18页 |
2. 知识生成在学生思维系统中实现 | 第18页 |
3. 问题是知识生成的思维动力 | 第18-22页 |
4. 生长点、脚手架是知识生成的条件 | 第22-25页 |
5. 知识生成的精制策略与组织策略 | 第25-27页 |
(二)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调查 | 第27-32页 |
1. 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认识 | 第27-29页 |
2.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调查分析 | 第29-30页 |
3. 若干启示与建议 | 第30-32页 |
四、生成性教学策略探寻 | 第32-40页 |
(一) 生成性教学的启发策略 | 第32-34页 |
1. 启发的涵义 | 第32页 |
2. 启发式教学的原理 | 第32-33页 |
3. 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 第33-34页 |
(二) 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设计策略 | 第34-35页 |
1. 学程设计 | 第34页 |
2. 弹性设计 | 第34-35页 |
3. 动态设计 | 第35页 |
4. 意义设计 | 第35页 |
(三) 生成性教学的教学方式策略 | 第35-37页 |
1. 由单一走向多元 | 第35-36页 |
2. 由静态走向动态 | 第36页 |
3. 由精细走向粗放 | 第36-37页 |
(四) 生成性教学的学习策略 | 第37-40页 |
1. 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 第37页 |
2.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 第37-38页 |
3. 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5页 |